广东建成7.7万公里城市生活污水管网提升污水排放处理效率
广东深入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治理 改善水环境质量
近日,广东省在深圳召开了关于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的现场推进会。据会议消息,截至去年底,全省地级以上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已达到了76.9%,比2021年增长了2.2%。此外,会议明确要求全省在今年底前消除60%以上县级城市的黑臭水体,并且将继续推动东莞、中山等地进行镇级黑臭水体排查整治工作。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一位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广东坚持实施全流域系统治理,将河流左右岸、上下游、干支流的协同共治作为关键手段,不仅巩固了全省527条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的黑臭水体治理成效,而且还完成了对20个县级城市黑臭水体全面排查任务,目前已有40%以上的县级市实现了black water elimination.
基础设施建设是解决问题的一大关键。在过去一年中,全省不断补齐污染处理设施短板,其中新建与改造约10800公里的生活污水管网和400万吨/日的人口规模增加,使得全国范围内所有地区都能享受到高标准的污物处理服务。此外,全省累计建立起7.7万公里长的地面管网,以及422座处理能力为3019万吨/日的地面工厂,从而有效提升了整个区域清洁水平.
同时,全省各个地方也在努力提高其污染物削减量。去年的数据显示,比起去年同期生化需氧量和氨氮削减量分别增长2%和4%,这对于改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广东省正积极参与海绵城市计划。一项报告指出,在过去三年里,有六个市——佛山、梅州、江门、中山以及汕头和茂名被评为了国家海绵示范都市;总共完成两批次所需条件,而其中包括一些拥有超过27.3%面积符合海绵标准的地方.
未来,一方面要持续加强对这些已经建成但仍然存在潜在风险区域进行监控,以防止它们再次变回“black”状态;另一方面,要通过实施更为严格措施来保证这一目标能够得到实现并保持稳定。此外,与“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相关内容相结合,这些措施也将扩展到更多未来的项目中,以确保每一个角落都能享受到更加清洁健康的人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