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4日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自然中公勺公筷引领文明新风尚实践活动

在河北石家庄市长安区的乐汇城火锅店,自4月中旬以来,顾客发现了一项新变化:公筷公勺上了餐桌。据了解,这是为了推广分餐制和使用公勺公筷服务规范。此举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比如杨女士,她表示,“‘混吃’确实不卫生,用公勺公筷已经是正确的选择。”

医学界人士也认为这是一种必要的做法。河北省中医院感染控制科主任王春煦指出,“病从口入,有的人携带病毒或细菌,但有时连自己都不知道,所以用公勺公筷,是保护自己,也是保护家人朋友。”

尽管如此,一些市民对此还感到不太适应。梁先生表示虽然用餐时看到“一菜一公筷、一汤一公勺”的提示牌,但他习惯了私用的筷子,对于突然切换到公共工具感到有些不适。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商务厅、文化和旅游厅以及文明办联合印发了《河北省餐饮业分餐制、公勺 公筷服务规范》,其中明确规定了如何配置和使用这些工具,以及如何进行卫生消毒。

在武安市的一家中餐馆里,记者注意到,他们采取了一种区分方法,即将塑料材料制作成的公共筷与木质私用筷区别开来;同样地,不锈钢材质的公共勺与小巧瓷制私用勺也有所不同。

肖振军,河北省文明办文明创建指导处处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用餐习惯是长期养成的。此次疫情以来,对于卫生防疫,社会共识在不断凝聚,公勺 公 筷 的接受度应该会越来越高。”

目前,全省各地均已开始推广使用这种方式,只是在石家庄就有首批400余家餐饮企业先行试点。在未来的计划中,将通过加强市场规范和进行更多的宣传活动,以引导人们逐步形成使用这类工具为常态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