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28日

南京日夜不停环境监测设备守护汛期水质安全

在南京的江宁区,随着梅雨季节的到来,防洪工作进入了高峰期。生态环境部门迅速响应,将全市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防汛Ⅱ级。这一举措旨在确保汛期水质安全,不让降水带来的压力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

为了做到这一点,江宁区成立了多个现场监测组,每天对32个关键排涝站进行实时监测。这些监测人员不仅要面对狂风暴雨,还要保证采样过程中的数据准确无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一名环境监督员周小虎站在四横沟旁,用绳子将小桶探入水中,然后用多参数快速测定仪检测水质。屏幕上的数字显示出水温24.3摄氏度、溶解氧2.75毫克每升,以及其他几个关键指标,这些数据都在正常范围内。

“我们是现场监测组,我们需要先取样,再简单检查几项基本参数。”周小虎向记者介绍,“然后我们会把样品送到实验室进一步分析。”

孙慜昊告诉记者,他们每天负责8至9个泵站的采样工作,而他的团队共有3个现场监测组,每组由2名工人和1名司机构成。此外,还有一支分析化验组以及数据报送组,他们共同努力确保所有数据能够及时准确地上报。

与此同时,南京市生态环境局还加强了对国省考断面和省控入江支流沿线排涌泵站的地理位置、服务范围和排涌能力等方面的梳理,以便更有效地实施调度和管理。“从6月23日开始,我们就开始根据清单每天对重点区域进行两次全面检查,并在必要时增加频率。”居小秋主任表示,“我们的目的是确保即使是在极端气候条件下,也能保持良好的水质。”

随着这场持续不断的大雨,南京市生态环境局及其成员们展现出了坚定的决心:他们将不懈努力,为城市居民提供干净、安全的饮用水,同时也为城市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这场抗洪守护之战,在于细节,在于不懈追求零容忍标准,让每一滴清澈透明的雨滴都成为保护大自然宝贵资源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