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内蒙古荒漠化沙化土环保动态地面积持续双减少是不是我们应该深思的环保问题
6月17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到来之际,我们从内蒙古自治区林草局了解到,自党的成立以来,全区每年都在完成1200万亩的防沙治沙任务,这一数字占据了全国治理面积的40%以上。连续多年的努力,使得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实现了“双减少”,成功转变了从“人退沙进”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态势。在接下来的“十四五”期间,内蒙古将全力以赴地巩固这些成果,并计划完成2650万亩的防沙治砂工作,让居民能够享受一个更加宜居的地球环境。(记者霍晓庆)
作为我国最为严重的荒漠化和土壤侵蚀省区之一,内蒙古境内分布有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库布其等四大沙漠,以及毛乌素、浑善达克、科尔沁、呼伦贝尔等四大土地,其生态基础极为脆弱。
通过有效治理与严格保护,内蒙古不仅培育了一批新的经济产业,如植物种植与开发利用、新药用植物种植加工经营、一体化林纸业以及生物质能源产业,还形成了一条独特的发展模式,即通过增绿百姓增收企业增效,为民众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
多年来,内蒙古坚持科学推进土地风蚀水垦综合整治工作,同时实施包括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在内的一系列重点工程,以此带动区域性的环境改善。此外,该地区还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如依法划定封禁保护区,加强草原奖补机制,以及实施退牧还草工程等,以确保生态系统得到妥善管理并恢复自然状态。截至目前,全区共建立国家级封禁保护18个,每个面积约18.35万公顷。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措施已使得原本风餐露宿的地方逐渐成为绿意盎然的地方,不仅改变了人们对自然景观的心理认知,也激励起无数人的环保志愍心。在长期实践中,一些地区已经成功塑造出自己的独特解决方案,比如鄂尔多斯市提出的一种集政策引导于一体的大型项目运作模式,该模式让1.86万平方公里广袤戈壁中的三分之一被覆盖上绿色图案,为全球抗击荒漠化提供了一份宝贵经验。而巴彦淖尔市则致力于打造以肉苁蓉及其他特色产品为主导的小规模工业园区,从而实现物质利益与生态修复相结合。此外,还有一些地方政府或个人也展现出了他们对于环境保护事业所持有的深厚情感,他们不惜一切代价去维护这片神奇而又脆弱的地球表面。
例如,“绿色乌审”团队由宝日勒岱及其同伴们共同组建,他们花费60年时间不断种植梭梭树,最终使得曾经被称作是死亡之地——毛乌素沙地,在他们辛勤劳动后变得生机勃勃,而这片区域现在正处于近百年来的最佳状态;苏和放弃过安逸生活,他选择留在戈壁滩上十几年,用手工种植9万余株梭梭树,并且补植4800亩森林,将这一片之前看似死寂的地方变成了充满希望的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