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17日

分类与减量大势难挡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案例为何处变不惊于社会

杨女士曾经满怀期待地开始学习垃圾分类,但她并不知道分类后的垃圾是如何被处理的。随着全国范围内对垃圾分类的推广,民众对于这一过程越来越感兴趣。不过,与大多数人预期不同,在目前情况下,尽管资源回收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垃圾分类的主要目的仍然是为了减少垃圾量。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调查发现,要让可回收垃圾发挥其价值,还需要完善多个产业链条,并寻求一个商业上可行的发展模式。而作为国内生活垃圾最常见处理方式之一的是焚烧发电,它既是一个成熟且规模巨大的环保产业链,也依赖于和处理费补贴而走向资本化运营。随着分类的大潮涌动,虽然焚烧厂没有感到压力,却也引起了行业学界对于垫底补贴和模式探讨的热烈讨论。

分还是不分,“吃掉”大部分垃圾的焚烧厂很从容

北京首钢生物质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赵树明在阴雨蒙蒙的一天,对记者说:“早晨六七点钟,然后十点钟,再中午前后,然后下午两三点钟、四五点钟(有车辆来),一天大概得有两百六七十车次。”他站在北京最大的生活废弃物焚烧厂——鲁家山里指着明亮玻璃墙外宽阔卸料池对记者说。

在还没有实施强制性垃圾分类政策之前,每天运到这座城市最大的生活废弃物焚烧厂中的混合废弃物仍然是来自各个角落的大杂烩:塑料袋、果皮、书本、可乐罐等,一眼望去,就像是堆积在池中的巨型“废品山”,藏匿着各种各样的东西。这由来自大城市产生的混合废弃物,有较高水分含量,但目前这些混合废弃物会先放置5-7天进行发酵排水,以提高混杂废弃物的热值,让它们能够自主燃烧。

朝阳循环经济产业园管理中心工作人员介绍道,在这座如公园般宁静的地方坐落两个正在运行且主要处理来自朝阳区混合生活废弃材料的小型火炉,每天可以同时日处理1600吨和1800吨。尽管两座火炉都已经满负荷运行,但是还是“吃不下”整个朝阳区所产生的大量生命活动生产出的一切用过之后就要扔掉的事务性的东西。在未来,还计划建设第三期更大的火炉以应对日益增长的人口数量所带来的更多使用产品事项和因此而增加出的更多污染问题及大量失去利用价值的事务性用品,以及此类事务性用品所造成的问题。此时,这些问题将会成为未来的挑战,而这些挑战或许可能被视作机遇,因为解决这些问题意味着创造新的服务业,比如提供清洁服务或者提供再生资源等新业务机会。

实际上,“吃不完”的混杂无用的东西正是那些无论是否进行了严格要求下的每个人都能从容面对的一个原因之一。“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从环境保护角度看,不管怎么样,都应该尽可能地减少所有类型的人类活动遗留下的所有类型混杂无用的东西。”然而,这种态度却使得人们忽略了另一种可能性,即即便这样做,我们依旧不能避免不断增加新的污染源,只不过是在不同的地点上重新安排了一场永远无法结束的地球上的游戏。”

中国城镇建设研究院工程师邓海文认为:“整个这种核心就是炉排加蒸汽能机,而‘蒸汽能机’是一定限度之内。当你把这些用过之后就要扔掉的事务性的商品里的某些商品添加进去,那么‘蒸汽能机’就会自然而然地产出一些额外利润。”

当然,对于这种方法有些人持有不同意见,他们认为这个方法不会导致太大的改变,只会让整个事情变得更加复杂。

另一方面,有人则认为,无论如何变化,都必须找到一个长久有效的手段来解决这个问题。

综上所述,无论采用哪种方法,最终目标都是同一个:让地球上的所有人类活动尽可能地减少他们生产出来但又不能再利用的事务性的产品,以此保持地球环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