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30日
生态环境湿地复苏哈尔滨保护范围再现绿意生态环境之光哈尔滨湿地重焕活力
哈尔滨市在其松花江沿岸区域,成功地创建了一个名为松江湿地的生态公园。这个湿地公园绵延数百公里,每天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观赏。在那里,一位游客提到:“我看到了一些荷花和芦苇,它们非常美丽。我最印象深刻的是看到了一种叫做塔头的植物。”
塔头,也被称作靰鞡草,是一种生活在湿地中的标志性植物。据说这种植物能够存活长达10,000年,但由于人为活动导致的破坏,这种植株近几年几乎消失无踪。过去,松江湿地遭受了严重破坏,因为非法挖掘、倾倒建筑废料以及开垦耕田等人类行为导致了大量土地损失。
为了恢复松江湿地,哈尔滨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划定保护区,并禁止任何形式的开垦或开采活动。此外,还对湿地内的水系进行疏通和改善堤坝,以促进植被生长和水生动物数量增加。这一切努力现在已见效,松江湿地重新焕发了生命力。
这只是黑龙江省更大范围内保护自然环境的一部分行动。全省正在加紧建立多个自然保护区,以确保沿乌苏里江、嫩江和松花江源头,以及集中分布于此类地区的大片天然湿地得到有效保护。一旦这些区域被列入自然保护区,它们就不得再用于农业或其他人类活动,而是将会变成开放给公众参观的地方。
至今,全省共建立了7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并且已经有超过50万公顷(约合12.4万英亩)的天然湿地得到了有效保护。这不仅为北大仓构筑起了重要的生态屏障,而且也证明了通过综合性的管理和恢复工作,可以重塑并维护这些珍贵资源,为未来的世代保持它们原有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