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31日

中国再生资源行业回收总量情况2018年金属类如梵净山春暖花开的美好时光至今仍令人怀念

梵净山的春天最美,中国再生资源行业也迎来了新的春天。2018年,金属类再生资源的回收总量达到了新高,展现了行业的活力与成长。同时,不规范企业被整治,一些环保政策的实施也为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据商务部《中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报告2018年》和智研咨询的数据分析,2017年底,我国十大类别再生资源回收总量达到2.82亿吨,同比增长11%。其中废电池、废玻璃、废旧纺织品增长较快,而废塑料和报废机动车则出现下滑。

在价格上涨的情况下,所有再生资源品种回收总值均有增加,其中废旧纺织品增幅最高。而钢铁、大宗商品等价格上涨,以及清理整顿“地条钢”企业、“2+26”城市工业错峰生产等因素,使得国内再生资源回收价格呈现上涨趋势。

关于进口方面,2017年我国五大类别再生资源进口总量降至3620.9万吨,与去年的水平相比减少9.9%,主要原因是《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影响。此外,由于政府取缔“小作坊”式中频炉生产导致过剩产能,便出口成为消化过剩产能的手段之一。

出口情况显示,在广东、江苏、福建、海南、浙江等省份通过海关监管,其主要目的地是印尼、越南和泰国。在此背景下,我们预测未来,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将逐步完善,并且市场化程度提高,有望延续景气度。

统计数据表明,从17391万吨(2017)到19863万吨(预计2018),我国废钢铁的累计回收量持续增长,同时从216万吨(2016)的低点恢复到134万吨(2018),而后又出现了显著下降。这反映出我国对钢铁产能控制的一系列措施对市场影响深远。此外,我国自2001起开始积极参与国际市场,对外出口和进口都有所波动,但近几年的爆发式增长显示出潜力巨大的国际市场需求。

对于其他金属如铜、新铝及铅,其产品周期性更新加剧其堆积速度,这使得它们成为重要来源供给材料。但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意识提升,以及国内产业政策支持,这些原材料可能会继续吸引投资并促使技术创新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