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31日

中国再生资源行业回收总量之盛2018年金属类回顾与生态旅游的认识简述相对照

中国再生资源行业的金属类回收量见证了新时代的转变,2018年这一数字展现了行业从低迷走向复苏。与此同时,环保督查的加强也导致了一些不规范企业被整治。这一时期,全国再生资源回收企业数量达到了9万多家,而从业人员则超过1200万人。

在过去几年的统计中,我们可以看到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轮胎、废纸以及其他九大类别的再生资源回收总量为2.82亿吨,这个数字同比增长11%。其中,废电池和玻璃等品种的增长尤为显著,而塑料和报废机动车方面出现了下滑。

至于十大品种在2017年的回收价值,该数据显示共计7550.7亿元,其中受主要品种价格上涨影响而实现28.7%的同比增长。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所有再生资源品种都实现了增长,而且某些如旧纺织品更是实现了62.8%的大幅度增值。

由于钢铁和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以及“地条钢”企业被取缔、“2+26”城市工业错峰生产政策实施,“禁止进口洋垃圾”等因素叠加,使得国内再生资源回收价格呈现出明显上涨趋势。

对于进出口情况来说,在2016-2017年,我国五大类别的再生资源进口总量为3620.9万吨,与去年相比减少9.9%,其中最大的减少来自于塑料产品。而对应地,在这段时间内,我国五大类别的再生资源出口总量达到257.23万吨,比去年增加239.92万吨,其中增加最多的是钢铁,其原因主要是政府政策对小型中频炉生产“地条钢”的取缔造成过剩产能,从而使得出口成为消化过剩产能的一种途径。

预测未来十三五时期,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将会更加完善市场化程度提高,对未来景气度持乐观态度。如果按照每年的10%及15%增速,那么2020年我国可望实现3,750万吨以上的回收量,并且达到1,1484亿元左右的人民币总值。

最后,让我们来看一下近些年的具体数据:自2001以来,我国每年的进口量一直在不断下降,但是在2018年却出现了一次短暂的小幅提升;而自2006起,每年度均有较高水平的出口情况,一直保持到目前为止。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关税政策调整及其他国际环境变化,这一趋势可能会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