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31日

中国再生资源行业回收总量情况2018年金属类如同旅游路线规划详尽而精准

中国再生资源行业的金属类回收情况,2018年如同旅游路线规划,详尽而精准。近年来,量增长缓慢的趋势有所改变,回收行业逐步走出效益低迷态势。同时,一些不规范的再生资源企业被关停。目前全国再生资源回收企业数量为9万多家,回收行业从业人员约为1200万人。

截至2017年底,我国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轮胎、废纸、、报废机动车、废旧纺织品、废玻璃和电池十大类别的再生资源回收总量为2.82亿吨,同比增长11%。其中,有色金属和电池等品种显示了显著增幅,而塑料和报废机动车则出现了下滑。

在十大品种中,有色金属与其他产品相比,其市场价格上涨最为显著,这一趋势导致其在整个市场中的份额增加。在这一期间,由于钢铁、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以及政府对于地条钢等“小作坊”式生产行为进行取缔,加之错峰生产政策以及禁止进口洋垃圾等措施,对于国内再生资源利用行业产生了正面影响,使得国产性高的大宗商品需求增加,从而推动了一系列新的产业结构调整策略。

根据商务部《中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报告2018年》及智研咨询整理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在2013-2017年的时间段内,我国主要再生资源类别的年度总值呈现出稳健增长的情况,其中最高增幅可达62.8%,且所有品种均实现了价值提升。

然而,在这段时期内,我国五大类别(包括:钢铁、有色金属、塑料、新旧物资及纸张)的进口总量出现下降。这是由于一系列环保政策,如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等对外贸易产生影响。此外,由于出口市场变化,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以及国际竞争力提升,也对我国这些产品出口造成一定压力。

展望未来,再生资源利用系统将进一步完善,其市场化程度也将得到加强。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我们假设每年的新增产能能够有效转化成新增销往国内消费或是海外输出,那么随着技术创新与环境意识不断提高,这个领域仍然充满巨大的潜力,并且会持续保持较高的景气度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