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之下空气污染如何加剧其负面影响探索低碳环保知识竞赛的重要性
本报讯 根据9月23日发表于《科学进展》的一项研究,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农业和经济的影响因污染物排放地的不同而产生差异。这项研究可能会激励某些国家减少导致气候变化的排放。该研究由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和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主持,首次模拟了气溶胶污染如何影响全球各地的气候和空气质量。
图片来源:pixabay
根据这项新颖的低碳环保知识竞赛所需了解的情况,空气中的微小固体颗粒与液滴被称为“水霾”,主要来源于化工厂、发电厂以及车辆排放。它们不仅是造成雾霾的一个重要原因,也以独特方式影响着全球范围内的人类健康、农业生产力以及经济效益。
共同主要作者Geeta Persad在一场关于低碳生活方式的大型研讨会上提到:“尽管二氧化碳与这些微小颗粒同时被燃烧时排放,但它们在地球大气中的作用模式完全不同。”Persad解释说,“无论谁排放二氧化碳,对地球来说其后果是一致的。但是,具体到这些微小颗粒,它们通常聚集在它产生的地方,因此对整个地球系统造成了极其分散且高度依赖于它们来源的地理位置上的负面效应。”
为了更深入地探索这一现象,这个团队专注于巴西、印度以及东非、中欧等8个关键国家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发现随着污染物种类不同,其对社会成本增加带来的负担可达66%。
Jennifer Burney,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一位共同主要作者,在一次关于环境保护策略的大型会议上指出:“我们的这个发现揭示了人们对于他们所排出的有害物质实际影响程度普遍低估。”Burney强调,“虽然我们知道二氧化碳正在使地球变暖,但它并不是唯一一个直接影响人类和植物,并促成此过程中其他化学物质一起参与其中的事实。”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微小颗粒可以独立于二氧化碳单独行动,以直接干扰人类健康状态及全球天气回应。吸入这些微小颗粒会给人体带来各种健康问题,而通过改变温度模式降水量,以及接收阳光直射率,它们也能够间接干预天气回应。
为了比较这些微小颗粒与二氧化碳相比之下各自引起的问题,该团队运用美国国家大气研究所开发出来的一个名为社区地球系统模型。在这个模型中,上述8个地区都按照相同比例产生了一样的微小類性质,使得全世界温度升高、降雨量发生变化以及近距离空氣质量受到感知到的差异性影响。此外,他们还将这些数据联系起来,与婴儿死亡率、新作物产量、每个地区生产总值之间建立关系网,并计算所有这组数据驱动下的总共社会成本,再将其与同样8国区域共同生成2O2CO2社会成本进行对比,并绘制出一种包含两者综合效果的地图显示结果。
最终,该团队表示他们完成了一项前所未有的工作,因为之前要么只考虑到了这种类型的小颗粒如何直接或间接反映空氣質量,要么没有意识到它对于整个人类生态环境全面性的独特贡献。而目前这样的研究成果描绘出了一个多样复杂的情景,其中一些地方由于当地及其邻近区域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遭受双倍甚至更多倍数级别高强度或者更加广泛传播性的负面后果,比如欧洲内部局部喷洒导致以外部地区婴儿死亡人数超过本土四倍之多。这一点令人震惊,同时也让人们认识到,无论从哪方面看,小颗粒都是有害且具有潜在危险性,不仅对那些释放它们的地方构成了威胁,而且还可能给整个地球带来严重后果。
有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126/sciadv.abn7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