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01日

如何选前置过滤器像专家一样除菌保护你

在六十年代,膜过滤器问世,被视为“除菌级”标准。薄膜过滤器曾广泛应用于生物制品和药品中,以去除细菌、酵母、霉菌及非生物颗粒。使用粘质沙雷氏菌作为检测过滤效果的标志。但是在六十年代末期,美国FDA的Bowman博士发现一类微小细菌,即缺陷短波单胞菌(Brevundimonas diminuta),当其挑战密度达到10⁴-10^6个细胞/c㎡时,可穿透0.45μm滤膜,从而促使采用更紧密的滤网(0.2或0.22μm)。此后,微小短波单胞菌成为检验除菌级过滤器的标准。

最近,一种能穿越0.1μm过滤器的细菌被发现,这预示着可能需要提高除菌过滾器要求或者在工艺中增加额外措施,如巴氏消毒或紫外消毒以监控这些微小细生。那么为什么定义为0.22μm?根据毛细管直径、形状校正因子、液体表面张力和克服压力的公式计算得出。这是一个功能性定义,由ASTM F838-15规定,用挑战水平大于等于1×107cfu/cm²有效面积的缺陷短波单胞株对过滤器进行挑战,并通过验证确保无害输出。

利用筛选法去除液体中的微生物最大优势在于既能净化也能保持物理、化学和生物稳定性。此技术早期应用可追溯到巴斯德时代,但直至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开始商业化生产。除了瓷质筛柱和石棉纺织层,还发展出了现在普遍使用的薄膜筛选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