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2日
让京津冀大气治理的温暖之手保障居民过冬不再寒冷
在北方地区,冬季的到来意味着取暖成为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传统上,城镇采暖热源主要依赖于热电联产和燃煤、燃气锅炉产生的热力,这种模式虽然满足了居民的需求,但也带来了大量二氧化碳排放,对清洁环境造成压力。随着我国实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供热领域的低碳转型已成为不可逆趋势。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我国开始推广新能源供暖项目,如核能、太阳能和地热等。辽宁红沿河核电站通过替代12个燃煤锅炉房,以绿色能源为居民提供温暖;津安热电太阳能供热项目则预计全年减少82吨标煤,降低了二氧化碳排放213吨。此外,一些省市的地热供暖技术已经被应用于居民家庭。
然而,在推广新能源供暖时,我们必须考虑成本问题。这不仅关系到每户居民的经济实惠,也是可持续运营模式的关键。在天津,一些区域采用地熱供暖后,取暖价格仍然保持稳定,不增加居住者的开支。
尽管存在一些技术难题,比如太阳能系统续航能力需要提升,但这些也是未来发展空间。通过经验积累与项目示范,我们正在逐步建立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传统能源的基础。在天津,全市利用地熱能作为补充采暖面积已达3405万平方米,为其他地方提供了良好的参考案例。
国家层面也明确提出,要积极稳妥开展核能供heat示范,以及因地制宜推行各种清洁低碳取暖方式。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清洁取暖、新能源供heat将会更加普及,不仅保障了居民过冬所需,还促进了节能降碳,为我们打造一个更美丽、更健康的地球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