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4日

广州市政总院王广华地下式污水厂工艺设计创新一关键技术探索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速,导致许多城市的污水处理厂面临着被城市发展区域包围的问题。传统的地上式污水处理厂因占地面积大、臭气、噪声污染等问题,对周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随之,地下式污水厂作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逐渐成为新趋势。

全球已有超过200座稳定运行的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其中芬兰、瑞典、韩国、日本等国家应用最为广泛。我国也拥有50多座稳定运行中的地下式污水厂,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环境保护效果。

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具有集约用地、高性价比等特点,是土地资源利用的一种重要方式。例如,它们单位水量占地指标仅为传统地上式的1/5,而且能够彻底隔离恶臭和噪音,对周边环境影响小,同时提供良好的地面景观,为周边地区带来了更多绿色空间和生态功能。

然而,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在开挖基坑深度较高,施工难度大,并且工程投资及运营成本较高,因此其适用范围受到一定限制。它们主要适用于以下情况:对于土地稀缺的城区必须“见缝插针”新增或改造现有设施;对新建或改造中的高标准污水处理需求;结合公园、绿地等用地性质的地块建设;以及与其他市政设施合建多功能地下空间。

关键技术创新方面,从工艺设计到消防系统,每个环节都需要进行创新。在总体布置方面,我们采用集约组团化布局,将设备间组成预处理区、中泥区、生化区、中膜区,以垂直层次利用空间节约用地。在通风除臭系统中,我们采用机械进风排风与分体空调器保证室内空气质量,以及设置除恶臭抽吸系统进行集中处置。而在消防体系中,我们采取二级防火分类设计,并配备机械排烟系统以应对火灾事故。此外,还需注意防涝措施,如设立进出闸门和排空泵房,以及采用箱体结构设计并实施超长结构裂缝控制措施以确保建筑安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