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4日

广州市政总院王广华地下式污水厂的建设与创新一关键技术创新与农村排污水管理新思路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速,许多较发达城市的污水处理厂由于被城市发展区域包围,成为“城中厂”。传统的地面式污水处理厂因占地面积大、臭气、噪声污染,对周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被迫寻找新的解决方案。地下式污水厂作为一种新技术,不仅集约用地,还能有效隔离臭味和噪音,同时融入城市景观,为城市建设带来了新的视角。

全球已有多个国家稳定运行的地下式污水处理厂超过200座,其中芬兰、瑞典、韩国、日本等国家应用最为广泛。我国也拥有50多座成功运营的地下式污水处理厂,这些项目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果。

地下式污水处理厂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占地小

例如京溪地下污水厂单位水量占地指标为0.18m²/m³,只需传统地上式的一半空间。

(2)隔臭

池体加盖除臭系统,再加上箱体密封,双重封闭隔离和多重除臭彻底解决了常规地面恶臭问题。

(3)隔音

双重封闭隔离,控制了车间噪音。

(4)地面景观好

没有传统的地上构筑物,而是园林绿化和休闲设施,使得周边环境大幅改善。

(5)与周边环境协调

空气质量、噪音水平及景观都得到提升,对周边社区产生积极影响。

(6)提高区域整体开发综合价值

良好的外部形象吸引投资,加强人与自然之间的亲近感,有助于提升土地价值。

然而,由于开挖深度较大施工难度大,其成本也相对较高。因此,该技术适用于:

(1)土地稀缺地区必须新增或扩建污水处理设施时;

(2)需要预期未来高标准建设时;

(3)结合住宅区、新建市政工程等进行综合利用时;

以及结合公园绿化、小区停车场等其他功能性空间合并设计时。

关键技术创新包括:

一是建设模式创新,将资源共享与生态修复相结合,以节约用地同时提高治理效果;

二是总体布置创新,以集约组团方式布局各部分设备,实现更高效率使用空间;

三是采用MBR工艺或MBBR工艺以提高出water质标准并降低操作成本;

四是在通风排放方面采用机械通风系统减少对人员健康风险,并设置除恶装置防止异味泄露;

五是在消防安全方面采取防火分区管理,每个分区设有独立出口,并配备自动报警系统确保紧急情况下的安全响应能力;

六是在防涝体系设计中采用先进技术,如两道闸门供电电源,以及特殊结构设计以抵御潜在洪涝事件;

七最后,在施工过程中实施超长结构裂缝控制措施,如横向跳仓法和纵向后浇带方法,以及变形缝设置来保证结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