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责任投资论坛夏季峰会探讨生态旅游对自然可持续发展的意义线上成功举行
。来自国内外的政策制定者、标准制定者、资产所有者、资产管理者、中介机构以及企业和学术界代表共聚一堂,围绕“构建转型金融体系”展开深入讨论。 China SIF理事长、商道融绿董事长郭沛源博士主持本届峰会。他介绍到,今年是商道融绿发起China SIF的十周年。经过多年努力,China SIF已成为中国倡导责任投资的一面旗帜,打造了China SIF年会、夏季峰会及责任投资十大趋势等有影响力的品牌项目。本届峰会聚焦当下热点,深入讨论转型金融的政策体系和市场趋势。
原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China SIF名誉理事长王忠民和投资者气候变化联盟(IGCC)及亚洲投资者气候变化联盟(AIGCC)首席执行官Rebecca MIKULA-WRIGHT致开幕辞。王忠民指出,低碳转型过程中受到合成谬误、分解谬误等影响,可能出现低效与紊乱,为引导微观主体合力达成低碳减排目标,在持续交易中逐渐实现碳排放平衡。他还指出,目前市场主体参与度不足导致碳排放交易价格较低,将依靠价格发现机制引导更多社会资源参与进来,并促进碳市场健康发展,而这也是商道融绿和中国责任投资论坛的使命与工作方向。
Rebecca介绍了AIGCC的投资者气候行动计划(ICAP),该计划涵盖了企业参与、投资策略调整、新兴技术开发等领域,并按照不同发展阶段将投 资者的行为规范为四个层级,为其建立全面气候行动计划框架。她指出,不断加强国际合作,与全球范围内进行共同研究,以推动全球经济向更加清洁、高效且可持续方向转变。
第一部分主旨演讲从宏观角度探讨如何通过创新手段促进生态旅游行业对自然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贡献。这包括但不限于利用科技手段提升游客体验,同时降低对环境造成冲击;推广节能环保交通工具;鼓励社区参与式旅游项目,以及支持当地文化传承与保护。此外,还需要加强监管力度,加快生态旅游产品认证流程,使之更具国际竞争力,同时也能够有效地回馈当地社区经济。
在圆桌对话环节,一些专家学者就如何在实践中应用这些理论进行了深入探讨,他们认为,要想真正实现生态旅游对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就需要政府部门提供适宜法规支持,同时企业应采取措施改善其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影响。此外,由于各地区的地形特征差异很大,因此要根据不同的区域特性设计相应的人文景观,从而吸引更多游客并促进地方经济增长。
随后发布了一份关于A场ESG评级分析报告,这份报告显示尽管过去一年A股上市公司在ESG方面取得显著成绩,但仍存在高位频发ESG风险的问题。这表明无论是在增强公司治理结构还是提高公众透明度方面,都有必要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以保障资金安全和稳健增长。
最后,该会议通过线上平台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新时代下的创新的科技应用,也彰显了中国责任投资论坛作为一个重要平台,对于推动国内外金融业界人士共同关注并实施负责任且具有前瞻性的财务决策所扮演角色。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这次盛大会议将继续激发全社会对于可持续发展战略上的思考,并期待未来能够见证更多实际操作案例,其结果将直接反映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质量以及地球母亲的大好河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