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17日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引领绿色标准潮流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新篇章开启
在生态环境部的不懈努力下,为了更好地保障国家的绿色发展战略和民众的健康生活质量,我们对现有的环境监测技术进行了全面的升级。最新发布的《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 164-2020)与《近岸海域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第一部分~第十部分)》(HJ 442.(1~10)-2020),不仅完善了之前标准中的不足之处,还引入了一系列创新性措施,以适应当前复杂多变的地球环境变化。
此外,为有效控制细颗粒物(PM2.5)与臭氧(O3)的共同作用,我们推出了《固定污染源废气 醛、酮类化合物的测定 溶液吸收-高效液相色谱法》(HJ 1153-2020)、《环境空气 醛、酮类化合物的测定 溶液吸收-高效液相色谱法》(HJ 1154-2020)。这些新标准将为我们提供更加精确和快速地识别并处理挥发性有机物组分的问题,从而有力地推动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向前迈进。
为了进一步提升水体质量评估能力,特别是对于pH值这一重要指标,我们更新了《水质 pH值的测定 电极法》(HJ 1147-2020),这项新的标准不仅提高了测试设备的灵活性,也增加了现场操作的手册,使得pH值检测变得更加便捷和准确。同时,对于硝基酚类化合物,这些具有强毒性的化学品,我们发布了《水质 硝基酚类化合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HJ 1150-2020),以确保其在各个环节都能得到及时准确监控。
总结来说,这15项国家环境保护标准,不仅是对现有技术的一次重大升级,更是生态文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们将为我们的城市蓝图注入更多绿意,让每一个角落都充满清新的空气和纯净透明的小溪流,让我们共创一个宜居宜业、可持续发展的大自然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