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园区循环经济的现实范本低碳环保ppt展示人物智慧
[中国能源网讯]20世纪中叶以来,人类社会致力于构建一种物质循环流动为特征的经济模式,即循环经济,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所需的环境与经济双赢。随着“五位一体”建设美丽中国成为国家战略目标,生态文明建设将转入全面的推进阶段。在新城镇化加速背景下,如何利用更高效的智慧和有限资源来建设生态城市、发展循环经济,是各级政府面临的重大挑战。而现有的生态园区项目,有望成为实现“美丽中国”的星辰之光。
发展循环经济,将生态园区作为切入点,是中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我们在享受传统能源带来的快速增长同时,也承受着生态失衡带来的损失和未来的能源限制。城镇化率从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迅速跃升,但这也意味着我们的能耗翻了6倍,而占全球总能耗的比例已经达到了19%。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我们需要智慧地规划和设计工业园区,以实现清洁生产并解决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通过应用循环经济理论,我们可以形成一个回收再利用、设计生产的闭环系统,让不同企业之间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从而形成产业共生关系,使上游废物成为下游原料。
中德生态园就是这样一个实践案例,它在设计、能源规划等方面展现了成功经验。这片区域不仅有环境优势,还有人才和产业服务支持,并获得了两国政府高度重视。在这里,我们见证了一次国际合作成果——德国标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共同建立了一个具有示范意义的大型智慧生态园区。
然而,在全国范围内,大多数城市都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但是,这些建设必须是协调、高效且整体性的,同时还要考虑区域性结构合理性以及关系协调性。此类项目需要将能源规划与城市规划紧密结合起来,为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建筑提供支持。
正如王子峥所说:“当前国内各类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中很少涉及综合性的能源内容。”因此,我们需要更加注重整体解决方案,不仅要解决单一问题,还要提供清洁能源整体服务。本次CPN主题年会探讨的情况即指出,只有将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才能有效集成四个环节,从而提高各种能量综合利用效率并实现不同品种能量之间优势互补。
通过泛能网技术汇聚国内外先进技术与应用方式,中德生态园预计清洁能源利用率达到84.6%,可再生的比例达到15%,碳排放减少63.6%以上,并减少二氧化碳28万吨。这使得中德生物工场在64个国家级示范工业基地中的位置显著提升,被评定为第一个国家综合标准化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