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3日
河流的生命自然地理中的生态景观
我曾深切体会到河流的生命力,这不仅是比喻。美国地理学家威廉·莫里斯·戴维斯提出了著名的“侵蚀循环”理论,将河流的发展分为青春期、壮年期和老年期三个阶段。在大自然中,一片区域的地壳上升,山脉隆起,便诞生了河流,它开始成长与发育。地壳上升速度越快,河流所切割的峡谷也越深,那时它充满活力,如同激荡澎湃,昂扬奋发,形成了V字型峡谷,是在其青春期;随着峡谷深入切割,其两岸岩石因风化和重力的作用而崩塌滑坡,使峡谷逐渐开阔并缓解坡度,那时的河流正处于壮年;当地壳上升趋缓或停止后,峡谷将变得更加广阔平坦,最终地势被均平化,即便如此,这只是一个自然过程,在这漫长旅程中,人类活动也能加速这一过程。
最显著的人类干预是建造水坝,它极大缩短了河流的寿命。大坝通过控制水量,加速了原本需要数百万年的变化进程。人们在江湖间规划了一系列的大坝,被称作梯级开发,有个概念曾经盛行——渠化,让野性的河川被人为引导。一系列大坝就像是给予它们养老院般存在,使得一段又一段如同早早进入老年。这让我意识到那些宏伟工程虽然能够改变现实,却无法挽回时间的无常,我们只能见证它们有限的人类寿命,而非那浩瀚无垠的地球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