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9日
如何通过创建森林城市来提升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以守护城乡居民的绿色福祉
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了新一批国家森林城市名单,这标志着我国在增加森林面积、保护森林资源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人们对美丽生态环境有了更多期盼。森林城市建设是我国有效手段之一,相关部门通过多措并举推进这一过程。
各地实施了郊区森林公园、郊野公园的建设,以及水系和道路的绿化。在城区中,也开展了见缝插绿,坚持适地适绿,让城市内外都显著增加了绿化覆盖率。我国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从20世纪80年代的10.1%,提高至2021年的41.11%。这些努力不仅让自然景观更加丰富,还使得生态系统发挥出了净化空气、降温节能等多种积极作用。
虽然我国仍然缺乏足够数量的树木,但总体上仍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全国国土绿化规划纲要(2022—2030年)》明确要求,在“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完成造林种草等国土绿化5亿亩。这意味着我们需要以科学理念指导这项工程,从质量优先转变,不仅追求数量,还注重植被质量,同时加大封山育林和退化修复比重,加强养护管护制度。
随着越来越多的地市实现免费开放公园,让休闲空间随处可见,居民享受到了良好的生态环境。而共同建设与守护这样的风景如画城市与乡村,将为居民带来更多样的生活品质,为他们增添更多心灵上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