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9日

环境保护有哪些基本手段能否创造森林城市守护城乡居民的绿色福祉

"环境不仅是民生的基石,青山之美也是幸福的源泉,蓝天下的生活更是心灵的港湾。近期,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了新一批国家森林城市名单,这些城市包括贵州省六盘水市、河南省开封市、陕西省咸阳市等26个地方。自此,我国共有219个国家森林城市。从满足温饱需求到追求绿色环保,从求生存到维护生态平衡,人们对于拥有清新的空气、宁静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人文景观的愿望日益增长。森林城市建设不仅增强了我国的森林资源,也为居民提供了一片绿色的避风港。

为了推动这一过程,《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与乡村振兴若干措施》、《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等文件相继出台,为各地树立了标准。而《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国家森林城市管理办法(试行)》则为其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操作指南。在这些指导下,每一个省份都在积极开展自己的工作,无论是在郊区建造大型公园还是在城区实施“见缝插绿”,每一次努力都让我们的城市变得更加宜居。

数据显示,在“十三五”期间,我们成功创建了98个新城镇,并且22个省份参与到了省级森林城市建设中去,而17个省份则致力于构建起一系列连贯的地理区域。这一切共同促进了我国城镇地区绿化覆盖率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小小10.1%提升至2021年的41.11%,这正如人们所期待的一样,将自然美景融入都市生活,使之成为幸福生活的一部分。

无论是江西南昌艾溪湖吸引的大雁或天鹅,或是辽宁本溪由采伐变身为旅游景点,都展示出我们对环境改善取得显著成效。此外浙江安吉县鲁家村曾经泥泞道路和乱七八糟的地方,如今却变成了一个充满花园与游客的地方,每年收入超过过去一年采伐收入,这些都是我们努力付出的结果。

然而,我们仍需认识到尽管我国在长时间内持续增加着其森林面积,但总体上仍然存在不足,比如缺乏广泛覆盖的问题。因此,《全国国土绿化规划纲要(2022—2030年)》提出,要在“十四五”期间完成5亿亩造林种草任务,以确保我们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得以实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采用科学植树理念来进行绿化工程,并根据不同地区制定具体目标任务,加强对空间分析,以及遵循自然规律来进行植被建设,从数量向质量转变,同时降低人工造 林比重,加大封山育 林和退化修复比重,以及全面推行养护管护制度。

随着更多这样的成功案例,我们相信未来所有人都会享受到更好的生态环境,让我们共同守护这种美好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