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环境监测仪器反复展示治水成效稳扎稳打水质持续向好连续半年跻身全国断面考核前10名
广西环境监测仪器持续展示治水成效,稳扎稳打水质稳步向好,连续半年跻身全国断面考核前10名。今年1月至7月,全区112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中,有109个达到或好于Ⅲ类水质,97.3%的水质优良(Ⅰ类-Ⅲ类),生态环境部2021年1月至6月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排名中,广西有10个市跻身前30名,其中7个市跻身前10名。柳州市荣获全国第1名。
全区无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228个水功能区达标率为100%;37市级集中式饮用水源地91.9%达标率;95县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有89个达到或好于Ⅲ类。
加快部署、稳步推进,全力以赴提升清洁水平
自去年以来,广西深入开展碧波行动,加强技术供给、信息供给、监督管理与综合协调,以全面提升河流整体状况。
随着生态环境部对考核点位的更新增至112处,比“十三五”计划时多一倍,不仅扩大了观察范围,还增加了复杂性。
为了改善本地区的污染问题,广西采取五项措施进行干预。通过对重点区域实施技术支持与督促检查,并定期实地调查,对工作进行指导并监督。此外,还组织了数十次现场指導調研,对相关项目进行追踪。
五项措施确保河流质量改善
坚持全面治理各主要流域。在《2021年度工作计划》中明确提出了一系列关键任务,如畜禽养殖污染控制、生活垃圾处理以及工业废物处理等。这不仅包括日常会议,也包括每天分析自动站数据来评估是否超标,并要求地方政府立即查找原因并解决问题。
规范化建设饮用 水源保护区。在自治区领导下,每座乡镇都必须遵循标准建设其保护区域。同时优化供电网络完成审查,并针对居民投诉的问题进行调查和整改活动。此外还有一项专项行动回顾所有已修复的问题共计1122件。
加强监管与维护功能区域及排放口。一季度发布功能区域达标报告,同时在规模以上排放口执行定期检测并指导地方检查未覆盖排放口至少两次测试结果。
加强工业集群设施管理。在全省范围内普查工业集群处理设施运行状态形成报告提交给政府。截止到七月底,大部分集群已经实现集中处理93.4%,南宁、柳州和梧州等地区表现显著提高集中处理能力。
城市黑臭污染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近年来,在黑臭汙染领域采取严厉措施。在南宁完成38段黑色河道治理后取得可靠效果,而柳州市投入巨资收集170多处排泄口污渣并在污工厂集中处理。而崇左则根据中央环保部门建议边缘调整边修正城内黑色河道典型案例目前正在顺利推进过程中。此举使得70条黑色河道中的66条达到了合格标准,与此同时保证94.3%的达标率成功避免了再次发生重现此事件的情况发生出现改变后的情况也被记录下来作为一个重要参考数据用于未来决策制定上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决定以防止这种情景再次发生出现变化后的情况也被记录下来作为一个重要参考数据用于未来决策制定上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决定以防止这种情景再次发生出现变化后的情况也被记录下来作为一个重要参考数据用于未来决策制定上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决定以防止这种情景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