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象山特色农庄设计效果图养护田野之美回归自然之富足
在宁波市象山县定塘镇,大塘港水库的两年前,曾经是一片散乱的水产养殖区域,废水直接排入大塘港导致了富营养化的问题。然而经过一番整治和改造,现在这里已经变成了连续的农田,与大塘港形成了一种和谐共生的景观。大塘港流域中的长塘河支流附近,一系列生态沟渠和湿地生态系统被建立起来,这些沟渠延伸到周围的农田,湿地中绿意盎然、郁郁葱葱,为大陆带来了美丽的自然风光。
毛杨阳,对于未来充满期待,他计划结合沿岸慢行绿道建设以及旁边的荷花湖,打造一个集旅游、观光、亲子采摘与休闲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园。他说:“种植柑橘是我致富‘金钥匙’,要让‘红美人’长久保持其红色。”他边擦汗边谈论着他的计划。
作为浙江省二级水源保护区的大塘港,是象山南部区域生命线上的重要部分。因此,要保护这条“母亲河”,是必不可少的事情。在2019年的年底,大塘镇启动了退养还田专项行动,对沿岸所有违章建筑进行拆除,并全面清查沿海100米范围内违规建筑。这个项目涉及14个村庄,用了2300亩土地,有助于提高当地环境质量。此外,还有来自建行宁波市分行的大力支持,使得项目顺利获得5600万元资金支持。
退养后,大塘镇动员农户种植不同类型的小麦、大豆等作物,同时探索一种名为“柑橘-白鹅”循环生产模式。这不仅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也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而且,在宁波市梅雨季结束时,即便是在泥村三叉桥旁的一片果蔬大棚里,都能看到成熟并准备上市销售的大量优质果蔬,其中包括150亩高品质柑橈树苗,“红美人”占据其中的一半。
技术人员解释说:“通过生态沟渠和湿地生态系统中的物理化学生物协调机制,我们能够一定程度上降低水体中的氮磷含量。”而在清淤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淤泥,被当地新型墙体材料企业转化为生产原料,从而实现资源再利用。当这些综合整治措施实施完毕之后,大汊港流域浮礁渡断面的水质达到了III类标准,从而扭转了恶化趋势。此外,还建设了花谷广场和滨水公园,以完善自行车慢行系统,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象山县著名之处——“红美人”柑橈声名远扬,而定塔镇正是该品种主要产区之一,其种植面积占全县总量的一五分之一。去年,该镇农业产值达到4670万,其中柑橈产品价值9181.8万元,每亩平均收益达到16万元,为本地区增收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截至目前,大 塚 港 沿 边 的 违 竪 建筑 已 被 拆除 近 1200 平 方 米 , 清 理 出 来 的 垃圾 和 淤泥已超过180吨,并腾出近30000平方米用地用于复垦工作。这次拆除复垦工程投入300万元对所得土地进行覆土回填,并确保路面平坦,让整个工作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