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8日

广西以生态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

11月8日下午,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介绍,广西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和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以生态“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既守护好“诗和远方”,又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好更快发展,2022年,广西生态质量指数居全国第二,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达100%,在全国排名并列第一,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居全国第二。 广西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国之大者”,纳入新时代壮美广西“1+1+4+3+N”目标任务体系进行部署,先后研究制定《关于厚植生态环境优势推动绿色发展迈出新步伐的决定》等一系列事关广西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和战略布局,制定实施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意见等政策文件,在全国率先印发实施生态保护正面清单和禁止事项清单,出台实施红树林资源保护条例、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6部地方性法规、20余个地方环境标准规范,全面推行河(湖)长、湾长、林长、田长制,不断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确保在绿色发展道路上行稳致远。 广西坚持底线思维,以统筹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留住“诗和远方”。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海湿地系统治理,筑牢我国南方生态安全屏障。目前,广西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由2018年的91.6%提升至2022年的95.1%,PM2.5平均浓度下降到26.2微克/立方米,降幅25.1%。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连续6年达到96%以上,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由2018年的90.9%提升至2022年的94.5%,成为全国最洁净的海域之一,北海银滩入选第二批全国美丽海湾优秀案例。桂林漓江入选全国首批美丽河湖治理案例,南宁市那考河综合治理项目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区共建立自然保护地223处、自然保护区78个,生物多样性丰富度居全国第三,多处自然保护区被列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广西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践行绿色低碳发展书写“诗和远方”。持续在“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上下功夫,加快产业绿色转型升级。积极培育绿色增长新动能,推动绿色产业化、产业绿色化,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和绿色低碳技术创新行动,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园区8个、绿色工厂67家,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5.5%。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1+N”政策体系,大力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低碳产品认证获证企业和证书数量全国第一。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上马,推动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双下降”。大力发展清洁能源,非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非水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持续推进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成功创建19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6个“两山”基地,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让生态优势源源不断转化为发展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