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环境下400系列高效除菌过滤器的应用定义
在20世纪60年代,膜过滤技术的应用使得0.45μm级别的膜被认为是“除菌级”的过滤器,广泛用于生物制品和液体药品中去除细菌、酵母、霉菌和非生物颗粒物。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于微小细菌穿透更为致密滤膜(如0.2或0.22μm)的需求日益增长。在此背景下,一种名为缺陷短波单胞菌(Brevundimonas diminuta)的微小细菌被作为检验除菌级过滤器效能的标准。
后续研究表明,一些微生物,如Leptospira licerasiae,这种微小细菌能够通过传统意义上认为足够紧密的0.1μm过滤器。这不仅促使了对当前定义和实践重新审视,而且强调了在工艺中采取额外措施以监测并控制这些微小细菌至关重要。
关于为什么会定义为0.22μm,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d = 毛细管直径(孔径)k = 形状校正因子σ = 润湿过滤器液体表面张力P = 克服表面张力作用θ = 液体与毛细管壁接触角
虽然理论上使用更高质量的材料制作出具有更低标称孔径(比如10nm)的纳米筛网可能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过滤性能,但实际操作中这样的设备成本高昂且难以维护。因此,即便存在一些较大尺寸但已知可以穿越现行标准大小筛网的小型病原体,它们仍然不能有效地抵抗人类免疫系统,因此对于食品处理来说并不构成严重威胁。
采用过滤法去除液体中的病原体最大好处在于该技术既可以确保产品无害性,同时也能保持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稳定性。从巴斯德时代开始商业化生产到现在薄膜过滤技术发展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瓷质滤柱、石棉-纺织层以及薄膜阻塞层。
综上所述,对于食品工业而言,将依据挑战水平大于等于1×107cfu/cm2有效区域内缺陷短波单胞菌进行挑战,并经过适当验证才能确定一个给定的产品或过程是否具备无害性,是一种权威性的方法。而对于那些要求更加严格的情况,如极端温度、高压或者特殊环境条件下的应用,可能需要采用更多先进技术,如纳米材料或先进模具设计,以实现更高效率和安全性的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