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目过滤网的应用与功能
在20世纪60年代,膜过滤器进入市场,当时认为0.45μm级别的膜为“除菌级”过滤器。这种薄膜过滤器曾被广泛用于滤除生物制品和液体药品中的细菌、酵母、霉菌和非生物颗粒物。并采用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作为标准菌株检查和确认过滤器的除菌效果。但是在上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FDA Bowman博士发现一种从蛋白质溶液中分离出来的微小细菌当其在孔径为0.45微米滤膜上的挑战密度达到10⁴-10^6个细胞/c㎡ 时,会有细菌细胞穿过滤薄。后来该细病名为缺陷短波单胞菌(Brevundimonas diminuta),从此,滤孔更加致密(0.2或0.22微米)的滤膜被应用于除菌过滤。
微小短波单胞균(B.diminuta ATCC®19146™)用做检验除虫级過濾器的標準細蟲(PDA TR#+26,1998)。最近,一種能透過0.1微米過濾器的細蟲(Leptospira licerasiae)被發現於Genentech生物科技公司的細胞培養基中(Chen et al.,+2012),預示除虫過濾器的級別要求可能會被進一步提高,或是要求在工藝中增加附加措施(如巴氏消毒、紫外線消毒)監測並控制這些微小細蟲。
那為什麼會定義為0.22μm呢?根據下面公式可以計算得到篩網毛細管直徑:d = 毛細管直徑 (孔徑) k = 形狀校正因子,用以修正通過毛細管和直接通過篩網孔洞之間偏差 σ = 潔潆過濾設備液體表面張力 P = 克服表面張力的壓力 θ = 液體與毛細管壁 (篩網) 的接觸角所以除了治筐篷尺寸並不重要,它是一個功效性定義,由ASTM F838-15使用挑戰水平大於等於1×107cfu/cm²有效過濾面積的大量單位絲核素 (Brevundimonas diminuta) 對於過濾設備進行挑戰後,再經適當驗證,可以穩定重現產生無絲核素出來液體流通處理技術。在採用了該技術去除水質中的絲核素後,其最大好處在於該技術既能去除絲核素也能維持水質物理化學及生物學穩定性。在採用了該技術前,最早記錄可追溯到巴斯德時代,但直至二次世界大戰才開始商業化生產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