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首个海绵城市雨水花园示范基地建成揭露地下水污染现状迎来清新未来
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地方,不仅可以欣赏到自然的美景,还能深入了解到海绵城市的运作原理,感受其独特的生态效应。近日,重庆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员会宣布,重庆首个市级海绵城市雨水花园示范基地已在渝北区完工并对公众开放。这座示范基地位于中央公园的一部分,占地面积大约为700平方米,是一项集“吸收、存储、净化、利用”于一体的先进环境工程。
海绵城市是一种模仿自然界中海绵类生物功能的建筑模式,它能够像海绵一样,当下雨时吸收和蓄留雨水,并通过慢性排水来减轻洪水压力,同时也能有效地净化污染物。在这样的系统中,每一次降雨都被视为一种资源,而不是一个问题。
重庆首个市级海绵城市雨水花园示范基地巧妙地将这种创新理念与传统园林设计相结合,为我们展示了如何以艺术形式去解决实际的问题。该基地共包含六个不同的设施,每个设施都采用了不同的植物搭配,以确保它既具有美观又能发挥最佳作用。这些设施不仅能够有效收集和净化欢乐广场上不透水的地面上的径流,还能够将经过处理的部分雨水储存在蓄水池里,这样在晴天的时候,就可以用来浇灌整个花园,从而实现循环使用,使得初期强烈汇集中的径流得到缓解,同时也有助于减少面源污染,对周围环境产生积极影响。
业内专家指出,构建这样一个多功能性的空间并不简单,它需要既要有审美价值,又要有实用的功能,让这个空间既可供人们休闲娱乐,也能提供清洁安全的生活环境。这就是所谓的人文关怀和技术革新的结合体——让我们的城市更加宜居且可持续发展。
此外,该示范基地还允许游客进入内部,可以亲眼见证每一个细节是如何按照“海绵”的原则进行设计,从而使得每一棵树木、每朵花朵都成为了这座绿色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此举不仅展现了现代科技与自然之美之间精妙无穷的情感纽带,也向全社会展示了一种新型的人与环境共生的生活方式。
至今为止,在重庆,一系列基于“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的措施已经实施,全域推进着这一革命性的改造工作。截至2022年底,全市已完成626.9平方公里以上区域达到或超越了标准,即占到了34.2%左右,其中包括29个区县以及34个典型排水分区,以及107项重点项目,这些都是真正意义上的前沿探索,是人类智慧与地球保护协同发展的大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