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5日

低碳生活抗逆风以更大节能力应对挑战

4月25日,北京市遭遇了又一次沙尘天气。《中国气象灾害年鉴(2020)》显示,近20年来,3月至4月平均出现沙尘天气次数为7.8次,今年4月尚未结束,次数已超平均值。据生态环境部公布的数据,从2013年到2022年的十年间,我国GDP总量增长了69%,PM_2.5浓度下降了57%,实现了“十连降”,全国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了85%和60%,重污染天数减少了92%。但沙尘屡屡来袭等现象显示,大气污染防治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还面临哪些挑战,该如何应对? 能源“绿肥黑瘦”是改善空气质量的主要措施。

生态环境部大気环境司司长刘炳江说,我国大氣污染防治实现“十連降”的关键舉措包括推進能源領域結構優化與調整、傳統產業結構優化調整、交通領域綠色轉型、實施重点行業超低排放等治理工程、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等。數據顯示,這十年間,我國以能源消費總量每年均增長3.3%,支撐GDP每年6.5%的增長率。而煤炭消耗總量僅增加約4%;燃煤鍋爐從52萬台減少到不足10萬台;農村散煤治理3500萬戶,一大批低效燃煤設施、炉窯實施了煤改氣或電力替代,加減之計減少 煤炭消耗約5億噸、二氧化碳排放量10億噸。

劉炳江說:“能源領域結構優化調整是推進空氣質量改善的最主要措施。”近十年的能源發展,是典型的「綠肥黑瘦」時期,是從原來控制排放增量為主轉向以削減存量為主的一階段。在此期間,我國共淘汰落後產能及過剩產能鋼鐵約三億噸、二百五十五億噸水泥、一千五百七十四萬八千兩磅玻璃,以及打擊「散亂脏」企業及集群六點二萬家。

劉炳江續說:“工業結構調整也是推進空氣質量改善的大事。”科技是大氣污染治理的重要支柱。他指出,由於2000多位科研工作者聯合攻關,他們現在已經弄清楚京津冀及其周邊地區大氣重污染成因以及傳輸規律和消散機制,並且建立了一個全面的監測網絡,以更精確,更科學地應對重污染天氣。

然而,即便如此,大氣質素仍然面臨雙重壓力。大環境保護局公布資料顯示,在首都北京,全區339個地級以上城市平均空 氣質態良好的比例為83.2%,比上一年下跌四個百分點;而高危及以上惡劣空 氣質態比例則上升至2.6%,比去年增加一點三九九九%. PM_2.5, PM_10, 臭氧, 氮氧類含有物濃度同比分別上升12%, 18%, 8%, 13%; 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含有物濃度持平不變。“今年我國在面臨著較差的地球狀況以及許多可怕環境影響所帶來的情況,而這種情況讓我們感到非常困擾。”

當然,這些問題並不是無解。劉炳江指出,“企業違法作弊行為頻繁發生,這表明目前我們在對抗空 污中還存在一些弱點。”他強調,要加強環保執法,用法律手段嚴厲打擊那些違反規定的企業。此外,也需要利用科技手段進行監控,如通過衛星遙感技術監測土地荒蕪現象,以及使用人工智慧(AI)識別土壤中的粉塵粒子等方式,以提高監管效率和準確性。

總之,不論是在政策層面還是技術層面,都有一系列策略正在被採取,以應對這場戰役——即使是一場看似永無止境的大戰,但終將會有結果。在這場戰爭中,每個人都是參戰者,每一個決策都是命運的一抹斑驩。在這樣一個充滿希望與挑戰的地方,有幾條路可以走:或者追求更加清潔、高效能源;或者努力將更多資金投入於研究新技術;或者教育民眾提高他們對健康生活方式認知...

... (文章内容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