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9日

我国垃圾渗滤液处理现状犹如一幅错综复杂的图画其存在问题则是这幅图画中的隐蔽裂痕而小型污水处理一体化设

随着我国城市人口的激增和生活水平的飞跃,城市垃圾的产量日益攀升。到1999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总产量已达1.4亿吨,每人每天产生近1公斤之多,接近工业发达国家水平。根据我国对垃圾处理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原则,新一批卫生填埋场将会陆续建成,而渗滤液是否能达标排放是衡量一个填埋场是否卫生的重要指标之一。

作为一种浓度高且复杂水质的有机废水,渗滤液在处理上面临诸多挑战。尽管研究人员投入了大量试验与研究,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我国渗滤液处理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旨在总结我国当前渗滤液处理现状,并探讨可能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建议。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不同排放标准下的渗滤液处理要求。这一点体现在表中,其内容如同一张详尽的地图,为我们描绘出各个地区对于渗滤液质量标准不同的规定。

其次,我们来看看目前我国这方面的情况。在90年代初期,由于技术限制,当时的大部分工程实例采用了类似于污水处理厂的手段进行操作,如杭州天子岭和北京阿苏卫等代表性项目。不过,这些方法无法长久稳定运行,因为它们未考虑到渗滤液独特性的复杂性。此阶段工艺成本大致在3至5元/m3之间。

随后,在90年代中后期,一些实验室采取了脱氨措施并结合厌氧与好氧作用,以应对高浓度氨氮的问题。深圳下坪和香港新界西等项目便是在这一时期提出的,它们采用了更为先进的工艺,如深圳下坪使用的是氨吹脱+厌氧复合床+SBR法;而香港新界西则采用了汽提吹脱+SBR法,这两种方法都能够有效地控制氨气释放,从而提高整体效率并降低成本。

最后,在2000年之后,由于经济发展加速以及环境保护意识提升,新的填埋场往往远离城区,因此对待加工后的废物也更加严格,不仅要达到二级甚至一级排放标准,还需通过深层次处理以确保最终产品符合要求。这导致生物过程不足以完成任务,因此通常会结合深度过渡或其他辅助技术进行,比如广州新丰利用UASB+SBR+反渗透或重庆长胜桥采用反渗透单独运作。

然而,即便如此,我国目前还面临着几项挑战,其中包括高浓度氨氮的问题。由于其含有的C/N比失调,使得生物脱除难以为继,从而影响到了最终出水是否可达标排放。此外,对于空气吹脱法来说,在低温环境下效果不佳,以及冬季运行中的困难也是值得关注的地方。而且,由于频繁调整pH值及提供足够风力,都增加了运行成本,使得整个系统变得经济上较为负担沉重。因此,将如何优化这个环节成为当前研究的一个焦点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