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9日

我国污水除磷技术的兴盛与挑战渗滤液处理现状对比排比分析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生活垃圾日产量的显著上升,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问题日益凸显。据统计,我国每年产生约1.4亿吨生活垃圾,这一数字以每年8%~10%的速度递增,远超工业发达国家水平。此外,作为衡量卫生填埋场标准的一环,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在近几年取得了重要突破,但仍面临诸多挑战。本文旨在探讨我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当前市政排水系统中对渗滤液排放标准的严格要求。表1展示了不同排放标准下的COD、BOD、NH3-N和SS浓度限制,其中一级和二级分别是地表水排放标准,而三级则为地面废水收集管网内流体质量参数指标。

接着,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渗滤液处理现状及其发展历程。从第一阶段到第三阶段,我们可以看出技术逐步成熟并适应性强。在第二阶段特别是深圳下坪等工程实例中采用了氨吹脱+厌氧复合床+SBR工艺,以提高处理效率和降低成本。而香港新界西则采用了汽提吹脱塔来减少气量需求,同时利用催化燃烧装置分解脱氨尾气中的氨气。

然而,这些技术虽然有效,但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如高浓度氨氮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填埋过程中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导致其浓度增加,对生物处理系统造成抑制作用。此时,一般采取先进行氨吹脱再进行生物处理来解决这一问题。但这也带来了额外成本,如深圳下坪示范项目中的酸碱调整和风机运行费用占比较高。

最后,本文指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采取的一些研究方向。例如,可以进一步优化工艺流程以降低能源消耗;探索更多节能环保的新技术;加强污染控制措施以确保环境安全;提升公众意识,加大对绿色循环经济理念推广力度等。

综上所述,我国在污水除磷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需继续深入研究,以解决现存的问题并促进未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