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9日

川渝共创生态防线30条协议链结打造绿色合作模范区

在13日召开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第二次联席会议上,川渝两地达成了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监测区域协作、推动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技术规范要求统一以及共同促进生态共建环境共保取得新进展的重要共识。会议期间,川渝两地签署了多份协议,包括生态环境监测合作协议和生态环境标准协同合作协议,以便更有效地管理和保护两地的自然资源。

重庆市政府积极引导江津区、潼南区等区县与四川省泸州市、遂宁市等相关市区县建立合作关系,并且已经成功签订了超过30项合作协议。这些建立的合作框架有助于争取国家在生态环境领域专项资金用于提升当地环保水平。

在水污染防治方面,川渝地区正在致力于跨界水污染联合防治试点项目,其中铜钵河被选为首个试点区域。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使得整体水质得到显著改善。此外,大气质量问题也得到了重点关注。自今年6月起,两个城市已开展了4轮打赢蓝天保卫战联动帮扶行动,以确保空气质量达到或接近国家规定标准。

危废转移管理也是一个重要议题。在今年8月启动的一系列环保联合执法行动中,对24家涉及VOCs企业进行了现场检查,这不仅提高了对这些企业违规行为的监管,也保障了公众健康。

为了加强监督作用,同时印发了一份《新盛河、任市河流域水环境问题整改督察联动工作方案》,以确保所有相关责任单位能够按照计划完成整改任务。四川省还编制出了双城经济圈建设四川省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初稿,并计划实施一批关键性环保项目。

除了这些建设性的措施之外,还开展了一系列巡查活动,如对琼江、涪江等重点流域进行全面考察,以及指导两个城市重点区域进行为期三个月的污染防治行动。此外,加大“无废城市”建设力度并制定出《川渝生态环境标准协同工作方案》来构建区域内排放清单系统,从而更加精准掌控各类污染物排放情况。

未来,双方将继续深化落实联动机制,不断推进重点工作,同时务实抓好各项合作协议执行情况,并科学谋划目标任务以见效益。此外,将共同策划一批具有引领性和示范效应的大型项目工程及重大改革,加快推动在政策规范、行政措施等方面实现统一,为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物多样性屏障、建立“六江”生物廊道以及国家级重要功能区保护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