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28日

空气质量喜讯飘香不乱扔垃圾的10条神奇建议让我们拥抱更加清新的第二季度

编者按:空气质量的改善,不仅是天之助,更多的是人间智慧的结晶。近期,一些城市公布了上半年、季度空气质量报告,这些数据显示了环境治理措施的成效,以及污染物浓度的下降。我们可以看到,通过科学规划和严格执行的大气污染防治政策,许多地区都取得了显著进展。

PM2.5和PM10等主要污染物浓度有所减少,而优良天数也在逐步增加。这不仅给居民带来了更清新的生活环境,也为推动大气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值得注意的是,大气污染防治仍然是一个长远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持续努力,不断探索新方法,以确保每一个人的呼吸都能享受到更加干净、健康的空气。

本报通讯员褚宏芍报道:北京市在上半年的空气质量监测中,呈现出明显好转的情况。根据北京市环保局发布的数据,上半年累计同比下降15.2%;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PM10分别下降41.3%、14.5%和12.7%,达标天数共88天,比去年多9天;重污染日从25减少到16个,比去年少9个。

北京市环保局表示,上述成绩主要归功于三大因素:一是控制排放效果逐渐显现;二是实施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如淘汰黄标车、加强柴油车管理以及工业清洁能源改造等;三是在源头进行扬尘控制,并对非首都功能区进行疏解,同时实行差别电价政策,加快电动小客车普及等措施。

此外,由于2014年的极端异常天气条件相较常规水平回归正常,上半年的自然条件也有利于提高空气质量。此外,与京津冀周边区域合作联防联控也起到了积极作用,使得区域内传输来的污染物减少,从而进一步缓解了城市内部负荷压力。

总之,大型城市如北京通过综合施策,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环境整体水平,还能够为全国乃至全球其他地区提供可复制性的经验,为建设蓝色地球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