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24日

在社会的广阔画布上楚文化的大发现就像是一幅幅精美的绘卷每一笔每一划都蕴含着十万个奇葩冷知识等待着我们

在楚文化的深邃历史长河中,虎座凤架2号墓北室的出土宝藏,无疑是对我们了解这段辉煌时光的一次重大发现。这个庞大的支撑悬鼓结构高达约1米,是迄今为止楚墓中所发现的最大型虎座凤架。其底座由两只背向而坐、姿态威猛的伏虎组成,而每一只虎背上,都站立着一只雄壮的鸣凤。这群凤鸟翘首张嘴,姿态飘逸自如,仿佛随时准备展翅飞翔;相比之下,这两头伏虎则显得矮小而瑟缩,它们恭敬地侍候着这些神圣的羽翼。这一切生动地体现了古代楚人对于尊崇凤鸟、抑制猛兽的心理倾向。

九连墩古墓葬作为湖北地区楚文化的一个巨大奇迹,其1号车马坑尤其值得关注,因为它不仅是迄今为止在楚墓中发现的大随葬车马坑,也对我们理解战国时期楚国精湛的手工艺和丰富多彩的人文生活有着重要启示。而丰富的地质遗存将对未来研究这片土地上的古人生活提供极大的帮助。

我,作为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及九连墩楚墓考古发掘总指挥,以及我的团队,我们亲身经历了枣阳九连墩发掘现场上的无数挑战与收获,就像是在远离那些劳作与探索的地方,一步步走近那片充满未知与期待的地球。这里,我能够感受到考古工作带来的那种特殊欢乐与艰辛,那种被赋予揭开历史秘密使命的人类荣耀。

长江中游独特的地形环境,为大量史前遗址提供了完美保护,使得这里成为一个考古学家梦寐以求的地方。在这个地方,每一次挖掘都可能揭露出惊人的新事实。我曾幸运地参与了1978年的曾侯乙墓发掘,并见证了“地下乐宫”的诞生;1987年,更有幸主导了左尹“邵”墓发掘,最终发现了震惊世界的“包山楚简”,这一切都让我对当时人们建造如此宏伟陵寝以及他们日常生活方式有了一系列新的认识。

然而,每一次重大发现后,我总会感到美好的同时也存在更多的问题:是否还有更为庞大的建筑等待我们去寻找?不同的陵寝之间又有什么样的联系?新的挖掘会揭示什么新秘密?1号东室中的青铜礼器,如鼎、簋、敦、鬲等,不仅展示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反映出了当时人们精神追求和审美趣味。而每个考古工作者心中的愿望都是能找到保存完好的大型陵寝,从而解开更多关于过去时代的话题。

2002年,我再次迎来了机遇,当我主持并监督枣阳九连墩大规模石室木构式陵寝发掘项目。那段时间里,无论白昼还是黑夜,我们不断努力,在泥土和时间面前拼搏。尽管现在已经过去,但那些记忆犹新的一幕,一直如同电影般在我的脑海中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