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30日

2012中国新能源客车雷声轰轰引领可持续设计产品潮流

2012年,中国新能源客车的雷声轰轰,引领日本可持续设计产品潮流。尽管产量不大,但新能源客车却频繁吸引行业目光。市场虽小,却备受看好。2012年,是新能源客车市场的一个阶段性终点,也是另一个起点。这一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正式出台,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提供了系统的“行动纲领”。

自2009年1月,“十城千辆”工程启动以来,我国已经有25个城市参与到这项示范工程中来。根据计划,每个试点城市将推出1000辆新能源汽车进行示范运营,其中公交客车作为主要的示范运营车辆。此外,由于参与示范运营的客车能够获得巨额财政补贴,“十城千亿元”从一开始实施,就被视为我国新能源客车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海格混合动力100台在海口上线,从2009年到2012年,这四年的时间里,“十城千亿元”究竟拉动了多少新能源客车使用,是否达到了预订目标呢?据报道,截至2012年6月,“十城千亿元”共投入了11104辆新的电动或混合动力公共交通工具。在25个试点城市中,有深圳、长沙、北京、杭州和武汉等五座城市成为投放最多数量的城市。

通过“十城千亿元”,经过四年的努力,我们看到,在中国保有量超过1万辆。不过,与当初设定的目标相比,这仍显得远远不足。一位专家评论说,因为一些试点城市本身不具备发展条件,但地方政府急于求进,所以造成了一种骑虎难下的局面。

根据统计信息显示,在这些试点城市中投入到的11104辆新的电动或混合动力公共交通工具中,有9510辆是混合动力型号,而1594辆是纯电池驱动型号。这意味着目前,我国对于混合动力的支持尤为明确,并且这种技术成熟且成本较低,因此它成为了我国推广和应用中的主流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市内公交企业开始尝试采用气体-电混能式公交巴士,比如在苏州和广东就各有一批海格气体-电混能式公交巴士正在路上的运行状态下进行测试。这款产品以液化天然气发動机代替传统柴油发動机,并结合高压電驱動系统、高性能超级電容组等创新技术,不仅节省燃料,还具有更好的环境保护效果。

虽然实际操作效果未达到宣传水平,但是随着经验积累和政策导向逐渐明确,对于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可以预见:混合 动力技术将继续在我国成为推广应用中的主导方向。不论是在环保方面还是经济效益上,它都展现出了不可忽视的地位。而对于那些曾经对其抱持高度期望但未能满足实际需求的一些特定情况,如纯电池驱动物理上来说,其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清晰,即便如此,我们依然期待这个领域能够不断前行并取得更多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