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国新能源客车雷声轰轰共享环保小学生建议10条
2012年,中国新能源客车的雷声轰轰,引发了公众对环保小学生建议的广泛关注。据了解,小学生们提出了十条环保建议,其中包括减少使用一次性产品、节约用水和用电、保护野生动物等内容。这不仅为新能源客车行业提供了新的动力,也促进了整个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在客车行业,新能源客车虽然产量不大,但却吸引了大量媒体报道。2012年,我国共销售超过25万辆客车,其中只有不到7000辆是新能源客车。这让人不得不思考:是什么让这个市场能够频繁受到关注,又是什么让它难以快速壮大?
这一年,对于中国新能源客车市场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发布后,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有了一份明确的“行动纲领”。尽管如此,市场仍然处于导入期。
海格混合动力100台在海口上线,从2009年的“十城千辆”工程开始,我国已经有25个城市参与到这项示范工程中来。根据计划,每个城市都要推出1000辆新能源汽车进行示范运营,而公交和混合动力客车成为了主要的示范运营车型。
经过四年的努力,“十城千辆”工程共投放了11104辆新能源汽车,并且已经超越了一万辆。但实际上,这远未达到最初设定的目标,有专家认为这是因为一些试点城市本身条件不足,加之地方政府急功近利,因此造成这种局面。
混合动力技术成为主流
在技术路线上,一直存在关于纯电动与混合动力的争论。通过“十城千载”的推广,我们得知目前混动力占比85%以上,在25个试点城市中投入的11104辆中,只有1594是纯电动公交客车,其余都是混合动力类型。而基于这样的现状,决定将混合动力的范围扩展至全国所有城市。
优先推广混合驱 动
优先推广混合驱 动也是符合当前状况的一种选择,因为纯电动技术尚未成熟,而且价格较高。而且,无论是政策制定者还是企业用户,都更倾向于选择现有的技术——即采用气体或液化天然气作为辅助燃料,以实现低排放和高效能。此外,还有一种趋势是在苏州和广东等地使用海格气电混合驱 动公共交通工具,这些设备具有更加高效率以及低成本优势,同时还能享受国家补贴政策。
然而,不同的声音指出,即使宣传声响巨大的这些绿色交通工具,其实际运行效果并没有预期中的那么好。一位专家甚至表示:“尽管我们一直强调这些绿色交通工具可以节省30%油耗,但是实际操作中,他们只是勉强达到了15%左右。”同时,由于维护成本相对于传统柴油机器来说显著增加,使得其普及速度相对缓慢。不过,即便如此,这一领域仍旧充满潜力,并且随着时间推移,其影响可能会逐渐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