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金句摘抄2012中国新能源客车雷声轰轰绿色发展的物品展示
在客车行业,新能源客车产量微小,但新闻频繁。这是许多报道客车领域记者共同的感慨。2012年,我国客车销量超过25万辆,其中新能源客车销量不足7000辆。是什么让这个产量不大的细分市场吸引了行业的关注,又是什么让这个看好市场却未能壮大?2012年,是我国新能源客车市场的一个阶段性终点,也是一个新的起点,因为这一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正式发布,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有了系统的“行动纲领”。
自2009年1月科技部、财政部、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启动“十城千辆”工程以来,我国已经有25个城市参与这项示范工程。根据规划,每个示范城市推出1000辆新能源汽车进行示范运营,其中公交客车作为主要示范运营车辆。“十城千辆”从一开始实施,就被视为我国新能源客车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正是这一示范工程拉开了我国新能源客车批量运营的大幕。
海格混合动力100台在海口上线,从2009年到2012年,“十城千辆”共投入11104辆,位居前五名试点城市之一。在这四年的时间里,“十城千亿”的目标远未达成,有专家认为,由于一些试点城市条件不足,地方政府急于求进造成了一定的困境。
截至2012年6月,“十城千亿”共投入11104辆,在25个试点城市中,深圳、长沙、北京、杭州和武汉依次排名前五名,其中深圳累计2050多款。我国现有的保有量突破1万,这显然远低于当初设定的目标。
对于技术路线争论,“十城千亿”的推广给出了事实定论。截至6月,在11104辆中,有9510是混合动力,1594是纯电动,而混合动力的比重高达85%以上。此外,对于优先推广混合动力的决定,与当前技术成熟度及价格优势相符。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地区开始使用气电混合动力,如苏州和广东各有一批海格气电混合动力公交在市内运行,其特点包括液化天然气代替柴油发动机,以及省去变速箱等优势。此款节气率高,可享受42万元补贴,将继续成为未来几年的主流型号。
尽管实际效果并未达到预期,但随着经验积累和国家政策明确化,一些单位表现出更加理性的态度。而实际操作中的节油率仅为15%,纯电池仍然存在短板问题,比如故障率高维修成本高等问题。但即便如此,展望未来,加快推广速度将会加强对环境污染减轻的作用,因此可以期待新的努力带来更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