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30日

2012中国新能源客车环保图画轰轰

2012年,中国新能源客车的雷声轰鸣,但市场规模仍然不大。据统计,在当年超过25万辆的客车销售中,只有不到7000辆是新能源客车。这让人好奇,这个产量不高却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细分市场能有什么特别之处,又是什么原因导致它迄今未能真正壮大?2012年,对于中国新能源客车而言,是一个既有收获又有展望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十城千辆”工程正式落下帷幕,同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发布,为新能源汽车行业提供了系统的行动指南。

“十城千辆”工程自2009年启动以来,已经涉及到了25个城市,其中包括海口、深圳、长沙等地。根据计划,每个示范城市都将投入1000辆新能源汽车进行示范运营,其中公交和出租车作为主要的示范对象。此外,由于参与此次项目能够获得大量财政补贴,因此,“十城千辆”被视为推动中国新能源客车发展的一个关键力量,并标志着我国开始批量使用这些绿色交通工具。

截至到2012年的6月份,“十城千亿”的累计投放数量达到了11104辆,而这只是计划中的冰山一角。尽管如此,这项工程对于提升公共对新能源汽车认知以及推广其应用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实际上,由于部分试点城市缺乏条件或过于急切,造成了一些地方政府在推广过程中遇到困难,如骑虎难下。

混合动力技术成为了主流选择

在技术路线方面,一直存在关于纯电动还是混合动力的争论。不过,随着“十城千亿”的推进,现在看来混合动力技术更受欢迎。在所有投入到试点城市中的11104辆新的电池乘用车中,有9510台采用了混合动力,而仅有1594台采用了纯电动。这表明目前我国最倾向于采用的还是混合动力技术。

基于这样的现状,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决定扩大混合动力公交和出租车示范范围,从最初的25个市扩展到全国各地。而这种优先推广混合动力的做法也符合当前情况,因为虽然纯电动技术正在迅速进步,但价格相对较高;而且,与传统柴油发動機相比,不同类型的燃料还带来了额外成本和维护问题。

未来趋势:气体混 动 力 客 车 的 应 用

值得注意的是,一种新的趋势正在出现,那就是气体(如液化天然气)与电力的结合形式——即气体混 动 力 客 车。例如,在苏州和广东就有一些海格公司生产的人类环境保护专家开发出的气体混 动 力 客 车,它们在实际运营中表现出了良好的经济性并且减少了排放污染物。而由于国家政策鼓励使用环保型交通工具,所以这些设备可以享受到42万元人民币的大笔补贴资金。

然而,即便是这些展示潜力的环保交通工具,其实际运作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水平。在一些展示活动中,有专家表示:“过去宣称30%以上节油率或比柴油便宜多少钱的事实证明并不准确。”他们认为现在很多企业更加理智,他们积累经验并了解政策导向,而不是简单地盲目追求名利上的收益。此外,还存在一些性能问题,比如变速箱、高压电驱机组等系统的问题,以及后续维修成本可能会比传统柴油发動機高许多,而且还有其他问题,如故障率高等,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总结来说,尽管面临挑战,但中国在2012年的努力为促进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创新性的产品进入市场,并希望通过不断改善效率来克服现有的局限性,最终实现一个更加清洁、高效、新兴型态下的公共交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