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31日

低碳蓝图河北实施重污染应急18000家企业并肩减排救燃绿色天空

在即将到来的12月1日至4日,河北中南部地区预计将遭遇一次严重的空气污染事件。为了应对这种情况,从30日下午12点开始,这个区域内的10座城市将会启动级别二的环境应急响应措施。这意味着超过18,000家企业将采取错峰生产、轮流停产等减少排放的策略,以确保总体排放量降低至少20%。

据河北省环境应急与重污染天气预警中心预报员谷天宇表示,从12月1日开始,地区风向转变为来自南方,导致污染物从南方缓慢地向北移动。到了第二天和第三天,由于风力减弱,加上逆温现象,使得污染物迅速积聚起来。而随着3日中午西北冷空气的影响,污染物逐渐向南推移,最终在当晚全省范围内得到改善。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事件是继今年10月以来河北首次实施区域性环境保护措施之后,再次发生的一起重大行动。根据统计,在这个期间,有约4700家企业实施了错峰生产计划,而6000多家企业进行了轮流暂停工作,并且8000多家企业执行了临时性的减少排放措施,共同达成20%以上的总体减排目标。

由于秋冬季节气候条件不利以及供暖需求增加,河北省面临着更高压力的过度污染风险。不过,一系列有效举措,如清除过剩产能、打击非法工业活动和推动绿色供暖系统,以及加强环保监管和执法检查,都已经展现出显著成效。在过去十个月里,即自10月1日至11月28日期间,全省PM2.5浓度平均水平下降25.3%,这一数据表明尽管自然因素给予挑战,但通过人为努力,大气质量仍然有所提升。

而对于此类问题分析深入的人士来说,比如赵玉广工程师,他指出,从一个科学角度来看,无论是今年10月还是11月,对比去年的同期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平均风速较低及混合层高度偏小这两个不利因素,但并未阻止PM2.5浓度的大幅下降——分别达到9%和36%。这说明虽然自然条件带来了困难,但是社会各界尤其是政府部门、企业单位以及公众个人对于大气质量改善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称之为“人助春回”的美好景象也不是没有道理。此外,还有一点不可忽视,那就是整个过程中的持续关注与紧密合作,让我们能够更好地共建共享蓝天白云,为所有人的健康福祉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