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30日

2012中国新能源客车雷声轰轰绿色出行的未来之声

2012年,中国新能源客车的雷声轰鸣,预示着绿色出行的未来之声。尽管新能源客车在客车行业中的产量相对较小,但它却吸引了众多行业人士的关注。在那一年,我国共销售超过25万辆客车,其中新能源客车销量仅有不到7000辆。那么是什么因素让这个市场能够持续受到关注,又是什么原因导致它迟迟未能壮大?答案可能隐藏在“十城千辆”工程以及《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中。

自2009年1月,“十城千辆”工程启动以来,我国已经有25个城市参与到这项示范项目中。这项工程不仅为新能源汽车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也成为了我国批量运营新能源客车的开端。据报道,在2012年6月,“十城千辆”工程共投入了11104辆新能源公交和私家用汽车,其中公交客车作为主要示范产品之一。

然而,这一目标似乎还远远没有达到,有专家认为一些试点城市本身并不具备发展新能源汽车条件,但地方政府仍然急于求进,从而造成了一种骑虎难下的局面。此外,混合动力技术被视为主流,因为其技术成熟且价格相对较低,而纯电动技术虽然具有更高的环保标准,却因为成本昂贵而未能成为主流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气电混合动力技术正在逐渐受到运营企业青睐,如海格气电混合动力公交,其采用液化天然气发动机代替传统柴油发动机,不仅减少了排放,还提高了燃料效率,并享受国家补贴政策。

尽管实际操作效果未如期望所述,但随着经验积累和国家政策导向明确,一些运营单位开始更加理性地看待这一领域。此外,与两三年前相比,他们对于节油率、维修成本等方面也有更多实际数据来支撑自己的决策。

虽然存在挑战和困难,但“十城千辆”工程及其相关政策继续推广并扩大范围,将继续促进我国新能源客车市场的发展。而随着雾霾问题日益严重,对于环保交通工具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因此,我们可以期待未来几年内混动系列将进一步拓展其在公共交通领域的地位,为绿色出行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