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30日

2012中国新能源客车低碳绿色环保之声轰鸣

2012年,中国新能源客车的雷声轰鸣,低碳绿色环保的号角响起。在这个年份,我国客车销量超过25万辆,其中新能源客车仅占7000辆,这一比例虽然小,但却吸引了行业内外人的广泛关注。那么是什么让这一细分市场能够如此受到重视,又是什么导致它没有像预期那样迅速壮大?答案可能在于“十城千辆”工程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

自2009年启动以来,“十城千辆”工程已经推动了25个城市参与到这项示范项目中,每个城市都推出了1000多辆新能源汽车进行试点运营,公交客车是主要的示范对象。由于参与项目的企业可以获得巨额财政补贴,“十城千亿”成为了我国新能源客车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标志着我国新能源客车批量运营时代的开始。

海格混合动力100台在海口上线,从2009年到2012年的四年间,“十城千亿”究竟拉动了多少新的电池技术和混合动力的使用,以及是否达到了预订目标呢?据报道,在截至2012年的6月底,“十城千亿”共投入了11104辆新能源汽车,其中包括纯电动和混合动力两种类型。

然而,即便如此,这仍然远远落后于当初设定的目标,有些专家认为这是因为一些试点城市本身并不具备开展这些项目所需条件,而地方政府则急于求进,从而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根据中国客车统计信息网数据显示,2012年的实际销售数据为6614辆,与每年的25万左右总销量相比,新能源市场仍显得过于渺小。

混动型是主流选择

对于这种争论,有一个事实性的结论:截至6月底,在11104辆投入中的9510辆为混合动力型,其余为纯电型。因此,无论从政策还是实际应用来看,都倾向于优先推广混合动力作为示范产品。这也符合当前的情况,因为纯电驱动生成成本较高,而混能方案则技术成熟且价格适中。

值得注意的是,一种名为气体插电式(CNG)混合能(GEM)技术正逐渐被一些公司采纳,比如苏州和广东等地就有海格GEM版本正在用于公共交通服务。这款科技以液化天然气代替传统柴油发电机,并且省去了变速箱,还增加了高压电驱、超级容器等系统,使其具有无极变速、自动离合以及排放低等特性。此外,该款还享受国家42万元补贴,可以预见未来几年里混能将继续成为我国公共交通工具中的主流选择。

尽管现有的表现未如宣传般成功,但业界对此持乐观态度。一方面操作单位积累经验另一方面国家给出明确导向。"以前我们说某些东西会达到30%节油率或者更少消费,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完全符合宣称。”这是许多实际操作单位反映的声音,他们认识到了现阶段大部分混能模式下15%左右节油率,以及纯净发挥潜力的挑战——即使它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夸张宣传,但它们依旧是改善环境状况的一步迈进。而随着时间推移,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关于如何克服这些困难并提高效益的问题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