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31日
在南方供暖不是让理想照进现实而是要降耗节能追求低碳环保的资料啊你不觉得吗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秦岭淮河以南地区被排除在集中供暖的范围之外,这一划定的线条似乎永远地将这些地方与温暖隔绝。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发现南方的湿冷比北方更难以忍受,而这一次冬天,它们遭遇了连续刷新低温记录的极端气候。“暖气南下”的呼声此起彼伏,民众渴望改变现状。
面对这一需求,以及能源供应的有限性,我们必须在“合理”和“现实”之间寻找那条最佳路径。我们需要跳出过去一个多世纪以来维持不变的思考模式:北方那种集体供暖模式是否本身就存在问题?它为什么在迁移到南方后会出现如此明显的问题?
早期福利制至今商品化计费,每平方米采暖能耗都高得离谱,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每平方米采暖能耗约是其三倍。这让人不得不反思北方大锅饭式集中供暖模式下的种种弊端:能耗巨大、效率低下、浪费严重。
新能源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带来了新的希望。专家们提出清洁能源多元化利用和分户计量收费等方式,让解决方案变得可行。一方面,我们可以积极探索利用核能、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来应对南方供暖增加的电力压力;另一方面,从目前一些城市如南京和武汉探索到的经验看,将发电厂余热与居民供暖联动,实施废物利用式供暖也是个很好的选择。
考虑到南方冬季较短,大部分地区只有两个月左右年均低温,并且气温变化频繁,一种智能分户计量收费方式恰好能够发挥其优势:用户可以自主调整时长周期、用量温度,以减少经济负担同时降低能耗浪费。
一条划江而治的线,将既有需求又有挑战并存。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或许将会揭开新时代供暖之道的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