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生活画卷空气净化器行业无国标利润率最高达300为何成为追求健康的现代人选择
随着“雾霾经济”的迅猛发展,空气净化器成为了越来越多家庭不可或缺的家电产品。预计未来五年,这个市场将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强劲的市场需求促使各大企业纷纷涉足这个领域,推出了各种功能丰富的净化器。不过,《中国经营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由于目前没有统一认证标准,每个厂家对于产品性能和效果宣传都各有千秋,这让消费者在选择时感到迷茫。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空气净化器行业迫切需要出台统一的国家标准。
空气净化器行业正成为投资新蓝海
"空气净化器行业在中国是一片朝阳产业,充满了巨大的潜力。”国家室内环境与室内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宋广生表示。
最初人们购买空气净化器主要是为了除去甲醛,以清洁刚装修后的新居。但随着对“雾霾”的关注,不仅仅是除甲醛功能,还有除霾、释放净离子等多种功能也被不断推出。这一趋势吸引了资本,使得空气净化器行业成为一个新的投资热点。
除了市场空间巨大,其利润率也十分可观。一位负责新品牌空气净化器生产的人士告诉记者,他决定进入这一行,是因为听说这个行业能获得50%以上的利润,但后来发现实际情况远非如此。他解释道,一台普通型号的成本最高不过800元,但售价却可以高达2000到5000元,即便扣掉成本,利润率仍然能够达到300%。
中国家电企业以其快速反应著称,一旦细分市场热度上升,就会蜂拥而入。这种现象在空气净化器领域得到印证。在这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大型家电公司已经基本完成了他们在这一领域的地图布局。
目前不同的厂商提供不同类型和原理的手段进行过滤,有些使用的是纯活性炭滤芯,有些则采用塔式结构滤网或者二合一加湿和清洁技术。此外,还有些品牌凭借“除醛”作为卖点,并且通过夸张宣传其效果,如:“甲醛下降率99.7%,” “清除甲醛99.36%,” “开启无污染生活”,这些标语频繁出现于销售地柜台之上。
然而,由于监管政策收紧,以及不少抽查结果显示部分产品并不能如承诺那样有效地去除污染物,而可能产生毒性甚至比未经处理更糟的情况,有些企业回应称,如果机组运行时间长一些,那么这些设备最终还是能达到90%以上去除效率。然而,这样的说法只是为了一己私欲,因为同样声称“能达到98%去除甲醛”的某些设备,只需运行几小时即可达标,而其他设备却需要六小时乃至更长时间。这表明很多公司正在故意玩文字游戏,为自己牟取暴利。
尽管如此,对于那些声称具有祛除了PM2.5颗粒能力的大型冷暖风机系统(即所谓的‘含尘’系统),宋广生提醒说,“单纯只具备去甲醛模块绝对无法祛走PM2.5颗粒。”
此外,无论是哪种方式,都必须遵循严格的一致标准才能保证质量和安全。而由于目前还没有这样的统一国标,所以消费者的权益保护成了一个难题。此外,一些地方性的认证机构也开始出现,它们并不拥有相关检测资质,却自称拥有认证资格,而且只要支付一定金额,他们就能通过测试。不少消费者因此面临选购困惑,因为他们不知道哪种认证才是真正有效且可靠。
陆刃波指出,由于国内市场扩容迅速,现在正到了制定统一规范的时候,与此同时,也迫切需要实施全面的摸底测试,以便为决策部门提供依据,同时促进整个产业健康稳健发展。
陈剑波分析指出,在2015年,将会有新的国标发布,这不仅将帮助企业提升技术,更重要的是它将为消费者提供参考,让他们能够更加明智地做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