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低碳生活照片空气净化器行业无国标利润率最高达300
随着“雾霾经济”的迅猛发展,空气净化器成为了许多家庭不可或缺的家电。据预测,未来五年内,这个市场将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这股强劲需求促使了各大企业纷纷进入这一领域,推出了各种功能的净化器。不过,《中国经营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由于目前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产品的宣传效果和实际效果存在很大差距。消费者在选择时感到迷茫。业界人士普遍认为,空气净化器行业亟需出台统一的国家标准。
宋广生主任表示:“空气净化器行业在中国是一个快速增长的产业,有巨大的投资潜力。”最初人们购买的是除甲醛功能,但随着对‘雾霾’关注度提升,不仅是除甲醛,还有除霾、释放净离子等多种功能也逐渐进入市场,这导致资本对于这个行业充满热情,使其成为新的投资热点。
除了市场空间广阔,其利润率也是相当可观。在新品牌空气净化器企业负责人的介绍中,他们最初被50%利润吸引,但后来发现这个行业真正能达到的利润率远高于此,一些产品成本不超过800元,却能卖到2000~5000元,甚至达到300%以上。
如同其他新细分市场一样,当这些家电企业意识到这块市场火爆,就迅速布局。目前,大多数大家电企业都已经基本布局完成了。但不同厂家的产品原理各异,有采用纯净离子技术,有采用塔式结构滤网,还有使用活性炭滤芯或者结合加湿与净化功能。
走访多个销售点后,可以看到各种品牌和类型,从千元级别到万元级别不等,每个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并且把“除甲醛”作为卖点进行大力宣传,而宣传中的效益数字则令人印象深刻,如“99.7%减少甲醛”、“99.36%清除甲醛”等。但实测结果显示,不少产品并不能达到所声称的效果,有些甚至可能产生毒性。
由于抽查结果不佳,对空气净化器提出了更严格监管政策。此前质检总局发布了2015年的监督抽查计划,将空气净化器纳入其中。不幸的是,不少产品测试显示,没有达到宣称值,更有一些竟然会产生毒性。这让消费者越发困惑,因为有的机型只需要短时间就可以达到90%,而有的则需要几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即便最终实现但意义有限,因故意夸大承诺而影响用户信任。
宋广生指出:“单纯去掉甲醛绝不是祛除PM2.5,所以说祛掉一个就是另一个肯定是不科学。”当前虽无统一标准,但国家推荐性的标准仍然基于企业自行标称数据进行检测评价,因此数据质量参差不齐。此外,一些地方认证机构未经授权却提供认证服务,让消费者难辨真伪。而陆刃波副秘书长强调,“现在正是制定统一标准的时候”,这是为决策部门提供参考,同时也促进整个行业健康发展。他还提醒,“即将出现的是新的国标,这对所有参与者的升级改造是个重要契机。”
陈剑波分析师相信,“新国标即将推出,将极大地帮助提高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能力,同时也会刺激公司创新研发,以适应更加严格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