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生活调查问卷空气净化器行业无国标利润率高达300为何人物选择绿色健康家居
随着“雾霾经济”的迅猛发展,空气净化器成为了越来越多家庭不可或缺的家电产品。预计未来五年,这一市场规模将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在这样的强劲需求下,各大企业纷纷涉足这一领域,推出了各种功能的净化器。不过,《中国经营报》记者在深入调查后发现,由于目前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每个厂家对于产品性能和效果宣传都各有千秋,这让消费者在选择时感到迷茫。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空气净化器行业亟需出台统一的国家标准。宋广生主任指出:“空气净化器行业是中国朝阳产业,其潜力巨大。”最初人们购买空气净化器主要是为了除甲醛,但随着对‘雾霾’关注度提高,不仅限于除甲醛,还有除霾、释放净离子等多种功能型号陆续进入市场。这场趋势迅速吸引了资本投资,使得空气净化器成为新兴投资热点之一。
除了庞大的市场空间外,该行业利润率也十分可观。一位负责人透露,他们起初被50%利润吸引,但后来发现这个说法其实比较保守。他解释道,一台成本最高800元但售价2000~5000元之间的空气净化器,其利润空间高达300%。
正如往常一样,中国家电企业以其快速反应著称,在新兴细分市场热度上升时会迅速行动。这种现象在空气净化器行业得到印证。目前,大型家电企业基本已经布局完成,并推出了不同原理的手段,如夏普使用的是高浓度纯离子技术;美的是采用塔式结构滤网进行循环;还有些则结合加湿与清洁功能。
然而,无论价格如何变化,从千元到万元不等,或是从传统活性炭滤芯到加湿二合一类型,都显示了丰富多样的选项。此外,“除醛”成了许多品牌重点销售卖点,同时宣传效果也显得有些夸张。“99.7%去除甲醛”、“99.36%清除甲醛”、“开启无氡境界”等标语随处可见,但实际抽查结果表明,不少产品并不能达到所声称效果,有时候甚至产生毒性,而真实去除率与标示值差距较大。
针对这些问题,一些生产厂商回应称,如果机器运行时间不足,那么去除率低,但如果达到足够长时间,则可以达到90%左右。但这并未解决问题,因为有的设备需要短时间就能实现98%,而有的则需要更长时间,即使最终数字符合宣传,也可能实际意义不大。而且,有一些公司似乎故意玩文字游戏,以此夸大宣传内容。
关于PM2.5颗粒物质处理的问题,宋广生提醒消费者:单纯通过化学方式去掉甲醛并不意味着能有效祛走PM2.5,而物理过滤才是关键。此外,他还指出当前由于缺乏严格国家标准,对于同样标榜能祛掉PM2.5和甲醛的一些产品来说,其理论依据并不成立,因此消费者应该谨慎考虑这些声明是否科学合理。
最后,由于缺乏统一标准和监管政策收紧,这导致了一系列认证机构涌现,其中有些地方性机构甚至提供虚假服务,只要缴纳一定费用,就能够获得合格证明。这让消费者面临更多困难,比如沃讯车载空气净化仪提供的是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出的合格证明,而飞利浦则提供美国电工协会检验结论;远大、爱普爱家的品牌分别获得当地质量监测部门认证。此情形下,对于如何确定哪种认证更为可靠,消费者的疑惑自然也不小。
总之,对于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来说,无疑将有一套新的国标发布出来,为决策部门提供数据支持,并促进整个行业向前迈进。奥维助理分析师陈剑波表示:“2015年内,我们期待新的国标即将实施,它不仅推动企业技术改良,更为消费者购买决策提供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