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健康绿色环保时代人物追求空气净化器行业无国标利润率最高可达300摘抄
随着“雾霾经济”的迅猛发展,空气净化器成为了许多家庭的必需品。据预测,未来五年内,这个市场将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这股强劲的市场需求促使了各大企业纷纷进入这一领域,推出了各种功能多样的净化器。不过,《中国经营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这个繁复多样化的市场缺乏统一认证标准。不同厂家对于产品性能和售点宣传各有千秋,对于消费者来说,在选购时充满了迷茫。业内人士普遍呼吁,空气净化器行业亟待制定出一套统一的国家标准。
宋广生主任表示:“空气净化器行业在中国是一个快速增长和潜力巨大的朝阳产业。”最初人们购买这些产品是为了除去甲醛,以清洁刚装修后的新居环境。但随着对‘雾霾’问题的关注,不仅仅是除去甲醛,还包括除尘、释放净离子等功能也开始流行。此种趋势立刻吸引了资本,并且成为了一条新的投资热点。
除了市场空间庞大之外,这个行业利润率也非常可观。一位负责新品牌空气净化器企业的人员向记者透露,他们起初决定进入这个行业,是因为听说这里有50%左右的利润率,但后来他们发现这个说法其实是比较保守的。在实际操作中,一台空气净化器成本最高可能只到800元,但市场售价却可以达到2000至5000元,因此其利润空间高达约300%。
中国家电企业以快速反应著称,当一个新的细分市场变得火爆时,它们就会蜂拥而入。这现象在空气净化器行业得到了验证。目前,每家大型电子公司都已经基本布局好了自己的产品线。
记者调查发现,每家的产品原理各不相同,有些采用的是活性炭滤芯过滤,有些则结合加湿和清洁功能。而价格从几百元到数万元不等,从传统活性炭滤芯到二合一模式,可谓琳琅满目。每个品牌还会把“除甲醛”作为卖点进行大力宣传,其宣传效果往往夸张,“甲醛下降率99.7%”、“清除甲醛99.36%”、“纯净生活,无污染境界”这样的广告语随处可见。
然而,这些宣传往往存在夸大的情况。不久前,质检总局公布了2015年的监督抽查计划,其中包括首次纳入国家监督抽查计划的空气净化器。监管政策收紧源于之前不尽如人意的情况。在多次抽查中,不少产品并不能达到所声称的地效,而有些甚至产生毒性。此外,由于机制运行时间不足,一些设备虽然无法达到90%,但长时间使用后能实现90%以上效果。
陆刃波副秘书长指出,与声称“能减少98%甲醛”的一些设备相比,有些需要几个小时才能实现,而有些则需要六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尽管最终结果符合标注值,但实际意义并不大。不少公司利用文字游戏故意夸大功能说明。
关于此问题,宋广生提醒道:“单纯只是减轻或消灭PM2.5颗粒要看是否有高效过滤网进行吸附。如果只有模块吸收,那么它属于化学分解过程,而PM2.5颗粒祛除主要通过物理处理。”
鉴于当前混乱的情况以及急速扩容与缺乏标准之间的问题,现在正是在制定相关国家强制性标准推荐性的国家标准方面努力工作,因为这将为决策部门提供数据参考,并推动整个行业发展速度加快。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可以期待有一套完整、严格且科学有效的情景出现,使得消费者能够做出明智选择,同时确保他们得到真正有效地保护健康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