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1日

低碳生活新篇章重要功能区环境恶化需加速开发建设以应对保护压力挑战

目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到了惊人的356万平方公里;野生动物数量的下降趋势达到约44%;外来入侵物种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200亿元。这些数据是环保部最近发布的《全国生态保护“十二五”规划》中公布的,显示我国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问题依然没有根本性的解决。根据当前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情况,该规划透露,我国部分区域重要生态功能持续退化。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一些地区不恰当的开发活动导致了森林破坏、湿地萎缩、河湖干涸,以及严重的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等问题。此外,草原退化也在继续,这些都严重影响了这些区域原本应该有的生态功能。现在,全中国有90%以上的地面被不同程度地退化。

这份规划指出,如果重要生态功能区继续恶化,那么将对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国家安全构成巨大威胁。此外,对于生物多样性而言,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国有15%到20%甚至更高比例的一些植物濒危,而野生动物濒危情况不断加剧,有233种脊椎动物即将灭绝,并且约44%的人类与自然共存中的动植物数量正在下降。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该规划提出了设立“红线”以划定保护区。在未来五年内,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粗放型增长模式,因为随着资源消耗和人类活动对环境压力的增加,将会进一步加剧这一问题。在某些脆弱地区,这可能导致新的破坏发生。因此,我们需要从根本上改变现状,为此我们计划划定四个关键区域:包括那些具有特殊价值的地方(如珍稀物种栖息地)、敏感环境、以及容易受到污染或破坏的地方。

为了确保这一目标能够实现,我们需要制定详细技术规范,以确保所有相关部门能共同遵循同一套标准。同时,还要制定管理办法,以确保所有土地和水域都能得到适当的保护。这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但我们必须尽力去做,因为我们的地球正急需我们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