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1日
环境保护紧急开发建设危机生态系统呼唤救赎
目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到了惊人的356万平方公里;野生动物数量的下降趋势达到约44%;外来入侵物种每年给经济带来的损失高达1200亿元。这一切数据都来自环保部发布的《全国生态保护“十二五”规划》,其中显示了我国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严峻情况。据规划透露,尽管全球气候变化和部分地区不合理开发活动导致重要生态功能区受到破坏,如森林退化、湿地萎缩、河湖枯竭以及水土流失和荒漠化,这些问题仍未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国家报告指出,水土流失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挑战,每年平均有45亿吨的土地被侵蚀,而天然草地中,有接近90%面临不同程度退化的问题。
重要生态功能区持续恶化将对我们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成重大威胁,同时也加剧了生物多样性的危机。我国濒危植物比例高达15%-20%,而兰科植物更是高达40%以上。此外,还有233种脊椎动物面临灭绝,其中约44%野生动物数量正在下降。开发建设活动对自然保护区造成越来越大的压力,不仅因为非法侵占,也因为原住民在核心区和缓冲区居住影响了保护效果。此外,由于监管能力不足,以及区域之间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之间存在矛盾,我们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为了应对这一局势,未来五年的规划提出了划定“生态红线”的策略。在四个关键区域进行划定,这包括但不限于重要的点状、陆地及海洋环境敏感区域以及脆弱地区。环保部将会与其他部门合作制定具体管制要求,将保护任务落实到具体的地块上,以形成既能进行集中发展又能保持全面保护的区域空间结构。此外,还将研究并出台技术规范,并制定相应管理办法,以确保这一计划能够有效执行,从根本上改变我们所面临的环境恶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