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型矿选材厂除尘序列的技艺变革
过去选煤厂在除尘方面的探索在采用连续生产方式进行生产的现代化选煤厂中,粉尘污染的防治是一个世界性的技术难题。过去,本厂也曾经对原煤生产环节的粉尘进行过多次综合治理,主要采用了喷雾除尘技术和局部袋式除尘器等工艺,但都因为管理难度大、除尘效果差而弃之不用。采用袋式除尘器,虽然初期效果理想,但若不及时清除布袋中的粉尘或更换布袋,则除尘效率大大降低;同时,布袋中的粉尘送到胶带输送机上后又会造成二次污染。 在转载点安装喷雾降尘装置,在设计、施工和管理上均不合理:设计上,喷头数量、流量和安装位置与除尘的环节不匹配;施工上,因控制喷头的闸阀、压力表和喷头检修管件的位置不合适,会导致操作不便;管理上,不能根据粉尘来调节水压和喷头的数量。喷水量小时,粉尘得不到有效控制;若喷水量大,造成跑水,胶带打滑,增加了职工的劳动强度。 CCJ/A型冲激式除尘机的工作原理和系统流程2005年,由山东一家企业对本厂的粉尘治理进行了重新设计和设备安装,分别在原煤准备楼和筛分楼主要产尘环节,安装了6台不同规格的CCJ/A型冲激式除尘机和除尘用水管路。CCJ/A型冲激式除尘机是一种结构简单、原理独特、经久实用、维护量小的比较理想的除尘设备,但由于这家企业在安装完成后,并未进行认真的试机和技术改进,也未进行移交。至使该系统一直未能投入使用。 如所示,含尘气体由入口进入除尘器,气体转弯向下冲击水面,部分较大的尘粒落于水中。当含尘气体以1835m/s的速度通过上下叶片间的S形通道时,激起大量的水花,使水气充分接触,绝大部分微细的尘粒混入水中,使含尘气体得以充分的净化。由于受离心力的作用,获得尘粒的水又返回漏斗,净化后的气体由分雾室挡水板除掉水滴后经净气出口和通风机排出除尘机组。泥浆则由漏斗的排浆阀连续或定期排出,新水由供水管路补充。 CCJ/A型除尘机组结构及工作原理示意图机组内的水位由溢流箱控制。当水位高出溢流箱的溢流堰时,水便流进水封并由溢流管排出。设在溢流箱盖上的自动控制装置能保证水位维持在310mm内,从而保证机组高效稳定运行,并节约用水。 供水泵与除尘机不匹配。系统采用了两台管道泵并联(一台备用)供水。由于筛分楼的除尘机与准备楼的除尘机不在同一高度,供水管路较长,致使供水系统不能满足除尘机的用水需求。 集尘罩设计布置不当。集尘罩的安装位置对除尘效果影响明显,原设计中很多关键集尘点没有安装集尘罩,或者安装的位置不合适。例如,准备仓下最大的扬尘点在两个大块仓和一个大矸仓的给煤机出口,但两个大块仓的集尘罩布置在了给煤机后方,大矸仓则没有布置集尘罩。扬尘设备密闭效果差。筛分机是生产过程中产生扬尘较多的设备,原设计虽安装了集尘罩,但由于对筛分机整体密闭不到位,集尘罩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除尘系统的技术改造(1)调整供水系统。利用原洗煤车间停产后停用的15m和24m两个循环水池作储水池,将小部分循环水分流到这两个储水池,经过沉降过滤,溢流水作为除尘机的水源。在24m循环水池的溢流水池中安装一台11kW的潜水泵,通过管路和原系统的供水管路连接,同时断开原直接从循环水管上取水的管路。改造后,水源质量大大提高,同时,潜水泵也能满足除尘的正常用水需要。如所示。 (2)补充集尘罩。对容易产生粉尘的溜槽、导料槽进行密封、延长,如在33、34机头加装挡煤皮帘,在901A胶带输送机上方加装盖板,技术改造后供水方式示意图在缓冲仓上的篦子上加盖废旧滤布等;对产生粉尘较集中的大块仓的给煤机、901B机头等地加装集尘罩。改造后,除尘效果明显提高。 (3)加装喷雾降尘装置。在大块仓、大矸石仓上,1001、1002和1003胶带机机头溜槽内安装喷雾降尘装置。当原煤水分较低时,通过该装置加湿降尘,效果明显。水冲式排尘。将供水水管接至1001机头、901B机头和给煤机等处,利用供水系统过剩的充足水源,把散落在生产环节中建筑物地板、输煤走廊上的粉尘冲洗掉,收集的煤泥水再用管路引回事故池。此外,在冲洗粉尘的同时给空气加湿,抑制粉尘的飞扬扩散,净化空气。 改造后,除尘系统在2006年6月正式投入了使用。实践表明,除尘效果明显,对主要产尘点的除尘率达到90%以上,部分产尘浓度高达500800mg/m3产尘点的粉尘浓度降到了国家要求的卫生标准。 结束语凤凰山矿选煤厂经过近半年对原除尘系统进行技术改造,并采取了堵、除、降、排等综合治理措施,使全厂粉尘得到有效控制,生产环境大大改善,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明显提高,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