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修复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
随着国家对矿业的整顿,这些不规范的中小矿山被陆续整顿、关停。毕竟不是所有矿山都适合被打造成矿业公园,对矿山的相应修复工作也就随之而来。矿山修复主要在于土壤的治理,而业内人士表示,与大气治理和水治理不同的是,土壤污染治理的难度更大、周期更长且费用更加昂贵,土壤污染治理巨额资金的稳定来源是持续治理的关键。
与此相对应的是,为保证矿山环境恢复,矿山在开采之前都需要缴纳一定的保证金。既然有保证金,矿山修复不应当是水到渠成吗?然而,矿山保证金的缴纳情况始终不容乐观。
据最新数据显示,辽宁、青海826户企业欠缴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12.75亿元、6省区闲置滞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等资金24.31亿元。另有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闭坑矿山未履行治理义务、留存在账户的政府可动用保证金总额达25.22亿元。一个个数字,再次折射出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所存在的收缴不力、未尽其用、一缴了之等问题。矿山环境恢复,竟然因为“钱”的问题进退维谷。
俗话说,一文钱难道英雄汉,何况是如此大的一笔钱?数字的背后是严峻的现实。由于保证金缴存额度低于治理成本,一些矿山企业宁愿放弃保证金也不治理。对此,有业内人士建议“提高保证金收取额度”。可是,提高额度对处于矿业寒冬期的矿山企业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只会加剧“弃保”现象,对矿山修复工作开展还是于事无补。 对此,业内人士提出,应该让保证金制度更加灵活地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他们建议,保证金的缴纳可以灵活多样;除了缴纳方式,保证金缴纳比例也可差别化;保证金的存储既要严格又要盘活;保证金的返还应照顾企业治理需求。总之,将矿山修复也看作是市场行为,因此从市场规律中去寻找解决方案。
无论如何,保证金制度对矿山修复来说是必要的,也取得了一些实际的效果。因而在执行中,应该不断调整、完善使之更加科学合理,能够及时应对市场的变化。
总之,矿山修复对生态环境、子孙后代都是意义重大,实在不应该因为“缺钱”而止步不前。原标题:矿山修复,一文钱难倒英雄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