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管道的除菌过滤器让水流变清澈细菌别想逃脱
笑看过滤技术:从0.45μm的幽默到0.22μm的严肃
在60年代,膜过滤器悄然登场,被认为是“除菌级”的神器。这些薄膜曾经是生物制品和药水清洁的守护者,它们能将细菌、酵母、霉菌以及非生物颗粒给彻底筛出。但当时人们还不知道,有一款叫做粘质沙雷氏菌的小子,它足以挑战那些认为自己无懈可击的0.45微米膜。它们可以穿透这个被视为坚不可摧防线。
后来,一位名叫Bowman博士的人发现了一个秘密,这个秘密就是存在着一个更小,更狡猾的小角色——缺陷短波单胞菌(Brevundimonas diminuta)。它能够在所谓的“除菌级”过滤器中穿行,就像是在游戏中的高手一样轻松通过。这使得人们意识到,必须有更紧凑的网来捕捉那些隐藏在角落的小偷。
于是,从此以后,我们对过滤网提出了更高要求,用0.2或0.22微米作为新的标准。这个标准就像是对抗新兴敌人的防御阵地,而缺陷短波单胞菌成为了检查我们的防线是否牢固的标靶。
但就在我们以为已经掌握了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时,一种名为Leptospira licerasiae的小流浪者又一次打破了我们的安全感。它们竟然能够穿透我们之前认为最完美不过的一层屏障——那是一层厚重如山的大门,但却无法阻挡这股潮水般席卷而来的威胁。
所以,你问为什么要定义为0.22微米呢?答案很简单,因为这是一个功能性的界定,不仅仅是一个数字。在ASTM F838-15中规定,只有那些能够稳定抵御至少1×107cfu/cm2挑战水平下的缺陷短波单胞菌(Brevundimonas diminuta)的设备才算真正合格。而且,这样的设计不仅保证了液体中的细菌被有效隔离,还维持了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上的稳定性,是一种既实用又环保的手段。
这项技术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巴斯德时代,他利用过滤法去除液体中的细菌,最终实现了一种既有效又安全的消毒方法。随着时间推移,科学家们不断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案,从最初的手工制作瓷质滤柱,再经过石棉-纤维夹层阶段,最后发展成为今天我们熟悉的地胶膜过滤技术,每一步都在向着更加完美和精确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