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2日

气候变暖致全球干旱骤转低碳环保小窍门启示我们温和雨水不再来而强劲风暴频发也不可避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院教授袁星领衔的研究团队揭示了全球干旱从缓慢发展到骤然爆发转变的特征,并指出这种快速出现的骤旱可能成为未来干旱模式中的新常态。该研究成果已在《科学》杂志上发表,并被选为同期亮点论文。袁星解释说,与传统的长时间缓慢干旱相比,骤旱通常会在数周内迅速发展到重度干旃状态,对生态系统碳汇功能产生重大影响,导致水体快速枯竭,对生态环境和水资源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同时给予干旱监测、预警和应对带来挑战。

研究人员发现,不同地区现存增加趋势的数据显示,骤旃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显著增多。通过分析次季节尺度干旃暴发速度,他们将其分为缓慢和急剧两种类型,并利用这些变化来描述次季节性干旃转变过程。在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划定的区域中,有74%的地方过去64年间都经历了骰卷比例和暴发速度均呈上升趋势。

利用耦合模式比较计划及大样本集合模拟数据,研究者们运用最优指纹法进行检测与归因分析,最终发现全球次季节尺度干燥事件发生频率加快,从缓慢向急剧转变,而这一变化与人类活动引起的地球温度升高以及蒸散量异常和降雨短缺异常密切相关。

未来的预测显示,由于地球持续升温,随着温室气体排放量不断增加,这一趋势有望进一步加剧,使得全世界绝大部分陆地区域都面临着更频繁且更加严重的次季节尺度乾涸。此外,更强烈的人为气候影响意味着那些排放更多温室气体国家将面临更大的这类灾难风险。

根据袁星所述,为应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深入探索导致此类事件物理机制,以及寻找早期预报源头,以便更好地理解并准确预测这些自然灾害。他还提出了建立高时空分辨率、高精度监测系统、研发出集成模型以刻画快速发展过程、开发精细化预报平台以及探究植被碳汇作用受此影响等建议。